2011年度东方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坚持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神,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结如下:
一、常规工作
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心理培训,而且还支持心理老师参加各类的心理团体辅导和新区教发院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和培训,今年我校还派心理老师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不断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
2、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助人功能。
这次学校加固之后,心理咨询室由原来的四楼转移到一楼,这里阳光充足,隐秘性好。共有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咨询室,室内面积不大,整洁,光线柔和,让来访者感到亲切、和谐、平静、安全、放松。另一部分为心理办公室和心理阅览室。心理阅览室内集中配置有关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同时集中放置有关帮助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为教师提供有关心理教育、心理减压、常见心理问题方面的资料,供教师借阅,不断地自我成长。
3、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自然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4、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
5、充分利用其他的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通过“心情絮语”广播,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测试,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把握好自己行为的尺度,正确地处理好力所能及的事。在“心情絮语”广播中,我们还穿插一些心理趣闻、心理笑话,这些内容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收听“心情絮语”广播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收听“心情絮语”广播使同学们培养了自己各方面的处事能力;收听“心情絮语”广播使同学们端正了心态;收听“心情絮语”广播使同学们健康地成长。
其次,我们开设“心情驿站”热线辅导。学校委派有经验的心理辅导兼职老师轮流值班,每天一小时对家长、对学生、对老师进行个别辅导。遇到不开心的事,去“心情驿站”坐坐,心里会舒服许多;碰到困难,去“心情驿站”谈谈,老师会帮助你解决;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去“心情驿站”,和心理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团支部还设立了“红色康乃馨”信箱,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第三,我们还开放“心情远足”活动室。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由于时间、活动场所的限制,许多孩子都不能尽兴活动。“心情远足”活动室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只要预约,孩子们就可以在活动室里开小组会议,进行小组活动。他们还可以来活动室放松心情,坐坐按摩椅,打打沙袋,玩玩智力玩具,拼拼七巧板,尽情享受孩子的快乐。
第四,我们又设立“心情故事”信箱,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表现,我们特地和学校德育室的“眼睛哥哥”信箱联手,开设了“心情故事”信箱。我们欢迎孩子们踊跃投稿,诉说自己心情的变化。另外我们还鼓励老师、家长,积极投稿,发表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感受和经验,达到教育之功效。
第五,我们利用东方桥设置了“心情故事”专版,欢迎孩子们踊跃投稿,诉说自己心情的变化。老师、家长也积极投稿。今年我校全国优秀班主任倪蕾老师读到一篇学生日记题目为《我们是脆弱的生命》之后,将这篇日记发到三至五年级每个学生手中。同学们读了这位小朋友的日记后,很多人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学校还将这次活动中部分文章刊登在东方桥童言无忌栏目中。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意识到: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面对繁忙的学习,面对压力,应该要有一个健康的、阳光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的困难。
6、学校还努力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办好宣传栏、黑板报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健康教育的氛围中。
二、 特色与亮点工作
首先,“心情絮语”广播,播出的内容是由学生自己收集各种诚实、守信、感恩、团结、互助、自勉等方面的故事和格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
其次,我们开设“心情驿站”热线辅导,热线24小时开通,团支部还设立了“红色康乃馨”信箱,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第三,我们还开放“心情远足”活动室。学生来活动室放松心情,坐坐按摩椅,打打沙袋等尽情享受孩子的快乐;
第四,我们特地和学校德育室的“眼睛哥哥”信箱联手,开设了“心情故事”信箱;
第五,我们利用东方桥设置了“心情故事”专版,欢迎孩子们踊跃投稿,诉说自己心情的变化。老师、家长也积极投稿。
三、 存在问题
对于心理健康科研这块工作我校还需努力,学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鼓励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积极组织其他教师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让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多参加一些校外培训,有机会多了解外面的信息,以便在工作上能不断创新。
东方小学心理健康领导小组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