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围绕教师的自主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开展“问题式、学习化、协作型”的校本研究。建设一支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敬业型、成熟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教师的三种精神与四种能力(即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与自主发展的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的能力、与同事、学生和家长沟通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目标
1. 完善师德奖惩制度,通过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提升教师内在修养。四年后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教师的师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 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系列制度,形成《东方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制度》,建立多元研修机制。争取每年成为校本研修优秀学校。
3. 通过对教师的系列化培训,开设综合知识讲座,拓宽教师视野。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使教师能整合现有资源和网络的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并提高应用水平。建立综合学科教研组,倡导学科互动合作。各教研组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把网络平台作为教研组信息共享、交流互动的平台。四年后学生及家长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程度普遍提高。教师十二五师训成绩合格率达到100%。
4. 进一步规范并完善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考核等制度。为教师创设多种机会,让骨干教师的教学个性(特色或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5. 完善《东方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建立具备个人特色的教师电子档案袋,为教师评价提供依据;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教师自我发展目标达成度高,每学年学校表彰专业发展优秀的教师并予以奖励。每位教师都建立具有东方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袋。
6. 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相关制度;以校本培训和目标管理的方式,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促使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渐增强进而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借助教师电子档案袋,提供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四年后教师参与市、区、校级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