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学校本研修制度(新)
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为方向,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融“学习—研究—教学”为一体,以教学反思、学习应用、专家指导为核心要素,不断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努力开拓校本研修的新路子,为我校课程改革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一.研修目标
1.围绕教师的自主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开展“问题式、学习化、协作型”的校本研究。建设一支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敬业型、成熟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
2.经过培训,教师的三种精神与四种能力有进一步提高。(三种精神与四种能力,即: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与自主发展的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的能力、与同事、学生和家长沟通的能力。)
3.发挥教师个人、教师整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多方面作用,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品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4.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修内容
1.师德专题性理论辅导与讲座;
2.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学习;
3.学习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
4.学科教学和教科研发展新动态的学习与研究;
5.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三.研修形式
依据教师、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课改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依据学校办学特色,确立每学年研究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研修活动,从问题入手,以问题驱动校本学习。
采用学习辅导、专家讲座、继续学习、自学、网络学习等形式进行校本研修,利用学校的办学特色、自编校本教材进行校本研修。
研修采用理论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校内部资源和外请专家讲座培训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的形式。
四.研修措施
1.管理措施
(1)各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指导、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具体见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2)管理人员要带头学习研修理论,每年至少读二本教育专著,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成为教师的互助同伴和专业引领的核心力量之一。
(3)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校本研修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研修机制。
(4)学校确保校本研修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研修活动,保证校本研修的顺利进行。
(5)各学科组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制定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常规系列活动;组织全组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活动;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
(6)课题组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2.教师队伍管理
(1)结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每学期确定个人研修的重点。
(2)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研修、培训活动,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交流。
(3)按时参加学科组或课题组的校本研修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4)每次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中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个落实,并认真做好教研记录。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上一堂组内研讨课(互观课),作一次专题发言,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学期末上交每周活动记录、专题研讨纪要、教研工作总结及组内研讨课教学设计等材料。
(5)每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形成教学研究成果(可以包括: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形式)
(6)自学相关教育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专著。
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