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师发展 > 团队建设 > 语文教研组

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小结

作者:王晓云、顾赟     发布时间:2018-1-20 点击数:19539

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小结

一、教研组概况

东方小学语文教研组现有在编教师27人——其中本科学历21人;区骨干教师3人,校骨干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10人;未满5年的青年教师15人,见习教师4人。

懿德校区有在编语文教师15人——其中本科学历13人;区骨干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0人,小学高级教师4人;未满5年的青年教师10人。

二、自评结论

1继续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学习研究,围绕“跨学科项目学习背景下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空间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核心,以支架式教学理论开展单元分析和课堂实践活动。通过教研课和互观课的研究,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本学期每位语文教师完成了支架式教学案例一篇。

2、注重规范管理。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方面围绕单元设计细化操作和评价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检查项目,讲究工作的实效性。

3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继续学习上海市教委《小学中高年段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本学期各条年级完成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继续尝试在质量监控和单元卷中在“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等方面按板块进行评价。调整了学生成长手册中语文学科的等第制评价要求。

4、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本学期开设了语文骨干挂牌课共3节,骨干自培课程共2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东方小学首届语文青年教师下水文教学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

三、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注重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多渠道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学初,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开设了《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年级统编教材的要求》等两个专题讲座,并且分备课组进行了单元教材分析。通过活动语文教师继续加强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走出去,请进来。本学期组织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浦东之秋”语文教学活动,老师们在愉悦的体验中得到满满的培训收获,为自我、为团队带来富足的精神食粮。本学期还请了语文专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鼓励老师们敢于创新,打破僵化的课堂,不被学生的成绩、教师的绩效牵着鼻子走,研读文本,变化形式,提高课堂效益,这样我们才会享受我们的教学生活,才会把我们有限的教学生涯投入到无限的教学活动中。

      3开展好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了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加强校本培训中的课题引领作用。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加入到学校课题研究中,继续基于学情分析的单元分析支架式教学研究,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每一位教师撰写了课堂教学改进案例,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了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  

      5、重视了多层次、多级别的校本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外出或在校内听课或参加培训或自主学习。在多次的培训中,我校语文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与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二、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常规检查狠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教研组本学期认真完善了作业和备课检查的细则。每一次检查,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三、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们语文组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懂得到发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 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本学期督导,我校每个语文老师认真参与和准备,以备课组为单位,老师们相互听试教课、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迎接督导做了充分有效的准备。

2、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开展研究课的探讨,开展质量分析交流会等。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骨干引领和青年教师的培养。

1、骨干引领。本学期语文骨干老师在语文组内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共开设了两个自培讲座和3节骨干挂牌课。

自培讲座:

2017.8    《一年级统编教材的学习》  顾赟

2017.8    《教学目标的制定》        倪蕾

骨干挂牌课:

2017.10   《天鹅的故事》            王晓云

2017.11   《荷花》                  顾赟

2017.12   《微笑着承受一切》        张激

2、青年教师培养。

1)组织青年教师上组内研究课。本学期钱晓雯、汪轶灵、王雁、吴师等青年教师都参与了研究课的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一次研究课,组内老师一起交流研讨。交流中,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以比赛的形式促发展。本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 下水文比赛,老师们积极参与,佳作连篇,青年教师获得了一等奖。建议青年教师多读多写。教师读得多,写得好,才能影响学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下阶段工作设想: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主管:王晓云

2018.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339;累计访问人数:2775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