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上公开课 探索新教法
——东方小学自然教学改变传统教法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专业发展的成长,探索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寻找青年教师在教学问题中的遇到的难点,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中不断锻炼、成长,浦东新区自然区教研员盛桂兴老师专门组织不同学校的自然青年教师组成研修小组,开展一系列的听课评课,专家讲座等活动。
10月23日下午,东方小学懿德校区的董颖老师以“观察”、“记录”和“比较”等科学探究活动,创设出探究植物叶奥秘的科学课堂。教研员和其他小组教师、自然备课组老师以及张华副校长也前来观摩探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运用感觉器官观察和比较不同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初步感知用透明方格纸来比较不同形状叶的大小。
植物的叶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在学期准备期和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是观察过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引入部分,董老师先出示了校园中的一些常见植物的叶子如银杏树的叶、洒金珊瑚的叶、铁树的叶等等,一下子就调动学生对探究植物叶片的兴趣。
在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的活动中,董老师准备了5种叶的标本,先引导学生观察叶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记录。在比较叶的大小活动中,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对于透明方格纸的使用并不熟悉,所以教师细致地演示如何数格子比较叶片大小,使一年级学生通过眼睛、手、耳朵等感觉器官感知叶的不同,叶的丰富多彩,同时还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
课后,研修小组的成员们对本节研讨进行评价,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上南实验的方舟老师点评道:董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课件和实验材料,在课堂中教态亲切,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在比较叶的大小活动中,可以将数半格记一格变成数整格记一格,降低要求,让一年级学生初步感知这种科学方法可直观比较叶的大小即可。
最后,区教研员盛老师对此次研讨课活动进行总结。盛老师提出: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实验要求要明确,指导要细致。同时开展的活动具有开放性,比如可以将观察的叶片作为课前收集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同时提醒老师们要注意课堂的过程性评价等。
撰稿: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