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交流 经验共享 互促成长
——东方小学2018学年校本研修沙龙
10月12日下午,东方小学懿德校区多功能厅开展了2018学年校本研修首场沙龙。担任本次主持的是教务处主任倪蕾老师。
本次活动历经三个环节。暑期里,老师们围绕着“融合资源 完善课堂 丰富体验”的主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了梳理、思考、反思,撰写了案例故事。开学后,各教研组陆续开展了组内的案例故事交流。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教研组共有8位老师脱颖而出进行了案例故事分享。
语文组: 吴师《关注学生生成 创造课堂精彩》。吴老师的分享在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生成,课堂上的小小失败,也是一种资源。执教教师能够去正视,去反思,那这资源也就成了完善课堂的催化剂。
语文组:汪轶灵《比较阅读,在丰富的阅读体验中理解文本》。语文的学习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汪老师的课堂融合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还有学生已有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体验。因此,课堂和学生的体验和收获就会更加丰满。
数学组:徐炜《数学步道的实践活动》。动手数一数,动脑想一想,在活动中培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魅力的最好体现。徐老师设计了一节对长廊的测量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有的借用长绳作为测量工具,有的小组合作张开手臂来测量,有的观察长廊的地砖进行测量………不同的测量体验让孩子们感觉数学是多么自然而美妙!数学步道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能让孩子们运用对数字和运算的直觉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数学组:忻嘉璐老师《思维导图让课堂活起来》。思维导图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形象直观的图形,可以简化小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快速转变。
英语组:杜翠翠老师《信息时代英语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面对众多的资源,我们该如何选择,真正为课堂学习服务?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网络视频或App资源与教材知识串联起来,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的将学生引入知识点的学习。有效的资源能真正起到辅助语言的学习目的。
英语组:谈燕盛老师《我与任务单的故事》。任务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其中也隐含着教师的指导。谈老师的分享和语文组的吴师老师有着相同之处,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也视作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帮助自己改进和完善课堂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综合组:董颖老师《一次实验改进的案例故事》。对于自然课,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因为具有探究性,而且还有动手的机会。相信实验课也是孩子的最爱。在一次《声音的产生》这个实验操作中,董老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改变,让实验效果更明显,让学生的体验更真实、更丰富。
综合组:刘智斌老师《STEM背景下演绎课堂别样的精彩》。做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学习力。一次高平台的培训,使刘老师对STEM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将其理念精髓用于信息科技教材的二度开发创造中,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在玩中学习,达到素质的综合发展。
这次研讨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通过大家真挚的交流,达到了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陆校长为交流会进行总结:欲善其事,先立其思,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创新成为一种思维的常态,让创新成为一种工作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有意义、有发现、有乐趣的工作。
最后,校长为获奖的老师们颁发了奖状,鼓励青年教师把此次交流活动作为起点,相信时间留给耕耘者的一定是收获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