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学校年检评估标准
作者:教发院 发布时间:2009-12-7 点击数:1792
A级指标 |
B级指标 |
评估要求 |
检测方法 |
A1
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20% |
B1
机构设置
5% |
1、有相应的机构设置或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
2、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项目组)等研修组织运行有序有效。 |
个别访谈:访谈中层干部和有关管理人员,了解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座谈会:开教研组长座谈会,了解研修组织的建设和运行。
查阅资料: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计划及相关会议记录。 |
B2
制度实施
10% |
1、有相应的制度文本或形成了一定的制度文化。
2、制度实施对教师研修行为到位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
3、教师对制度建设认可度高。 |
教师座谈会:了解制度建设对教师研修行为的促进作用,了解教师对制度建设的认可情况。
个别访谈:了解制度实施的实效。 |
B3
保障机制
5% |
1、为校本研修持续实施提供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2、各项制度保障“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落实。 |
查阅资料:学校为校本研修提供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配套制度。
个别访谈:访谈中层干部及教师,了解保障机制的情况。 |
A2
研修过程与实施
40% |
B4
研修计划
10% |
1、根据校本研修方案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计划。
2、及时总结、反思校本研修的实施情况,能对校本研修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
3、年度计划连续、可行,能实现研修目标。 |
个别访谈:了解学校研修计划的形成过程。
查阅资料:查看年度研修计划,了解研修目标的达成度。 |
B5
研修实施
30% |
1、能根据要求开展公共必修课程的学习。
2、能按照实施方案有效开展学校研修活动(包括学习、实践、研究等活动)。
3、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校本研修模式,并将校本研修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4、在区域性学术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高。
5、支持教师参与校外(更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
6、能按要求规范填写《校本研修教师手册》和《校本研修学校手册》,真实记录每次研修活动。 |
个别访谈:访谈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了解培训课程实施情况,了解校本研修和学校中心工作的结合程度。
查阅资料:了解研修实施情况。查阅“手册”的使用情况。查阅该校教师参与区域学术活动的记录,如是否支教学校,是否培训点,是否和教发院培训部合作开展区域展示活动,在教育技术培训中的贡献度等等。(教发院提供相关信息)
教师座谈会:了解学校在教师参与区域性学术活动中所起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了解“手册”使用情况,并征求改进意见。 |
A3
研修成效与特色40% |
B6
成果反映
25% |
1、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新的变化和提高。
2、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
3、实践成果明显促进“教学改进”、提升“专业成就感”的实践成果甚至理论成果(如:论文发表、获奖、优秀的公开课展示等)。
4、学校研修成果整理成集,并有区域展示活动。 |
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情况。
查阅资料:了解校本研修是否有效促进教师成长,查阅证明教师专业发水平展提高的案例、数据或事实资料,实践成果资料。
个别访谈:访谈校长、教师,了解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情况、成果反映情况, |
B7
个性鲜明
15% |
1、针对学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实施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具有本校个性或特色的做法或模式。
2、持续抓某类研修活动或研修课程,有效解决了教师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找到了提升本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突破口。 |
查阅资料:有关校本的个性做法和运作模式。
个别访谈:访谈校长和教师,了解研修活动或课程解决教师发展瓶颈和提升教师素养的情况。
教师座谈会:听取对研修特色的认可度。 |
注:本评估标准,满分为100分,100——86分为优,85——76分为良,75——6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本文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