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淘洗,优秀诗歌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2023年4月28日下午,东方小学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以“诗歌”为载体的项目化学习的成果汇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与诗同行,润泽童心”,由四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向大家展示。

【项目背景】
活动伊始,付欣晨老师介绍了本次项目化学习主题的灵感来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由四首现代诗和一个综合性活动“轻叩诗歌大门”组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入项阶段】
在具体实施这五个子项目活动之前,叶婕妤老师表示,为了解学生关于现代诗的认知情况,以问卷调查这一形式入项,对东方小学两个校区四年级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分析。问卷分别从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的赏析、现代诗的摘抄、现代诗的写作和诗集制作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目前的认知概况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备课组决定通过朗读、品味、仿写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子项目一:我的小诗集“生根啦”!】
本次项目化学习的每个子项目名称都很有趣,顾赟老师表示,在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后,再去体会、感悟现代诗的情感,由此展开仿写、创编,就像一棵树有了根,才能茁壮成长,这便是名称的由来。学生通过收集并整理有关于现代诗歌的知识和特点,建立对现代诗歌的初步认识,并利用思维导图、小报、表格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


【子项目二:我的小诗集“发芽啦”!】
吴师老师在活动中说到,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审美创造,使学生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现代诗时,依托课程编排内容,把握现代诗的文体特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对比阅读等方法“知诗意、感诗境、悟诗韵”。在两个教学片段中,吴师老师和汪轶灵老师引导学生用这些方法进一步把握现代诗歌的特点。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为仿写创编做铺垫。


【子项目三:我的小诗集“长叶啦”!】
唐程远老师表示,子项目三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摘抄诗歌的格式,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摘抄下来,利用课文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赏诗歌”,利用“做批注”、“配插图”等方式,结合自己的感悟制成感悟卡片或小报与同学分享。


“夸一夸,问一问”的小沙龙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一张张精美的卡片,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无不体现着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与热情,纷纷跃跃欲试。
【子项目四:我的小诗集“开花啦”!】
朱智贤老师介绍,在提笔写诗前,学生们组织了一次针对诗歌创作的头脑风暴会。为了对现代诗歌能有更深的理解,能更顺利地进行创作,他们通过从诗集的内容、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学生在前期头脑风暴会中,为自己的小诗集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大家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入手,进行了分组,并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以续写、改写、仿写等方式创作诗歌。最后,在班级开展诗歌展示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朗诵或制作诗歌MV将诗作呈现出来。从前期准备到最后成果展示,他们分工明确,各抒己见,各施所长,表达与创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子项目五:我的小诗集“结果啦”!】
要制作诗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在完成诗歌创作与分享的基础上,围绕“诗集需包含哪些要素?编排时要注意什么?”两个问题开展讨论会,初步确定了一些要点。四年级的学生对诗集的排版仍较为陌生,因此,活动中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分析了国内外的诗歌排版设计,了解诗歌排版的独特性。
学生围绕分组的主题,进行单页诗的版面划分、誊写、绘画、剪贴、校验。接着,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小组的主题诗集,并在班级中进行“我们的小诗”展示会,与同学分享自己小组的成果并进行投票选出优秀成果,最后装订成册并扫描制作电子版诗集在校公众号“小荷”栏目刊登展示。



【诗歌教学的评价重心】
在本次项目化学习中,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是如何围绕东方小学的龙头课题《小学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创新实践评价机制形成的实践研究》设计评价量规的呢?汪轶灵老师从“以鉴赏为重心”和“以创作为重心”的诗歌学习评价这两个方面展开回答。汪老师认为,诗歌的学习中,审美鉴赏是不可忽视的素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真实的生活、细腻的感受和深切的体验再加上无限的想象来写诗,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项目化学习的最后,主持人秦雨雯老师表示,诗歌项目化学习旨在真实的情境中,赋予学生具体探索实践的可能,让其在评价中发展自我,让学生热情而有创意地生活,做有灵动生命的生活者。

【专家点评】
活动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意如老师对本次项目化学习作点评。王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表示肯定,从整个问题的驱动到项目实施的过程,四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完全做到了“与诗同行”,老师们表现出的教育理念也围绕着“润泽童心”,紧扣主题。但如何让诗歌“润泽童心”,温润孩子们的心灵?王老师从“敏感、语感、韵感、美感”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敏感是指我们需要把心动的感觉教给孩子,让孩子们的心敏感起来;语感的形成必须在语言实践、反复的语言操作中获得;韵感是指韵律的美感,诗歌需要有节奏的整齐句式,也需要错落感;美感则需要形象思维,运用修辞手法写出想象。

项目化学习带来了学习内容的重构、学习流程的再造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在项目化学习的引领下,教师们从理论认知走向实践操作,从独立思考走向流程设计,不仅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实现了教师自身教学方式的转变。未来,东方小学的教师们将继续加强项目化学习的梳理与规划,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质量评价研究,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命题改进,以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