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培训

聚焦项目学习,相聚云端共提升——东方小学校本研修专题讲座

作者:教师发展处     发布时间:2023-1-13 点击数:2141

 聚焦项目学习,相聚云端共提升

——东方小学校本研修专题讲座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的希望的2023年。东方小学2023年第一场校本研修专题讲座也拉开了序幕,近百名教师相聚云端,共赴一场“论素养本位项目学习”的盛宴。本次专题讲座邀请到的是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讲座开始前,张教授讲述了和东方小学的渊源,他曾在2000年来我校开展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今“故地重游”倍感亲切。这不仅是一场讲座,更像是一场老友相聚。叙旧过后,讲座正式拉开序幕。

图1.jpg

    张教授首先用三个形容词概括了当前项目化学习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小”、“浅”、“隔”,针对这三个问题,张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了他的见解。

首先,什么是未来教育?在当前这个高度不确定,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所要培养的绝不是掌握教科书固定知识的人,而是可以把学科知识用于新情景,拥有解决新问题能力的人。面向未来急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情景,我们要培养学生适应变化并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善于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用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并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

    其次,什么是浅层学习?即,追求知识技能熟练的学习,以讲授为主的学习,无法让学生在新情景中迁移和运用的学习,这种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学习不可取。

接着与之相对的,什么是深度学习?张教授结合了美国研究理事会和休利特基金会对深度学习的界定,总结出信息时代的学习哲学就是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并非一种特定的学习方式,它泛指一切以解决复杂问题为途径、以产生学生自己的理解为目的的学习取向。其主要特征是学习者能够将在一个情景中所学习的知识和发展的理解,广泛运用于不可预测的新情景中。要做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和“合作中学”。

    随后,怎样进行深度学习?张教授列举了三个项目化学习实例,分别是朱春光导演的德国幼儿园里的电影项目、英国学生在实验室实现核聚变和新泽西小学生建造漂流船横跨大西洋。讲述过程生动有趣,但在这些例子的背后是教师深入理解了项目学习的本质,系统设计了项目学习。

    以上几个问题都离不开项目化学习,那究竟什么是项目化学习呢?张教授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项目学习是把学科知识与真实生活情景有机联系起来,生成开放性的问题或主题,学生围绕问题或主题从事充满热情且目的明确的系列探究活动,形成观念物化的产品,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以及对他人、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责任意识。

    最后,张教授给出了项目化学习的判断标准:

    1.是否有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

    2.是否植根真实情境;

    3.是否基于学科“大观念”并与学科知识有内在联系;

    4.是否运用类似专家的学科实践;

    5.是否儿童或学生的真实研究;

    6.是否形成观念物化产品。


    本次讲座从教育本质出发,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却为老师们指明了未来教育的可行性路径,给老师们带来了无限的启发。着眼未来,方能立足现在;聚焦学法,方能促进教法。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希望东方的老师们都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努力,畅想未来!

 

撰稿:刘智佳

排版:康志文

审核:教师发展处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341;累计访问人数:2775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