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师发展 > 团队建设 > 语文教研组

优化作业设计,让“减负增效” 落地生根

作者:语文教研组     发布时间:2022-12-3 点击数:2733

 

20221124日,我校有幸邀请到浦东新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汪洋老师为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以“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练习)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图1.jpg

首先,汪老师向老师们强调了语文作业设计的规范:1.作业的目标意识:每个单元(模块)的教案后附上作业目标的意识;2.作业内容(难度、形式)的时间意识;3.作业批改的规范意识;4.课堂教学与作业的一致性问题;5.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等教学资源完成情况。汪老师以五年级第五单元的作业设计单为例,提出作业目标和教学目标要有联系,课时作业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要有联系,并基于这些目标来设计作业内容。

图2.jpg

接着,汪洋老师分享了一些作业设计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布置对学生有效的作业。

汪老师通过“综合实践阅读”和“药品说明书”这两个作业案例,指导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化、情境化的作业,同时教师需要明确相应的标准、评价的要点,简析作业易错之处,提示指导方法,从而使学生从作业中有所得。汪老师还向老师们分享了来自其他省份的教材配套课后练习,并指出:1.“同一句话”意思的理解不同;2.“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考查方式会使最终达到的效果有差异,教师需要丰富作业习题的形式,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作业,如:思维导图、图片、表格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3.由“说”到“写”的转换;4.“基础型作业”的设计:题目的难度和题型有联系;5.“思考过程”的展开与拓展:设计作业不需要过多概念化的内容,而是要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实际的感受、获得,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结果;6.“不同年级”在作业上的差异性:在设计作业时,需要顺应学生的年段特点,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感受文本的中心思想;7.“不同课时”在作业内容上的差异性。

图3.jpg

小学语文作业是指语文教师依据一定目的布置并且由学生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练习及诊断和反馈。汪老师以统编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作业设计为例,分析了单元领域下的指向核心任务的作业设计需要遵循的要点:

1.确定作业目标:常规作业目标、个性作业目标和主要作业目标。

2.分析作业资源:分析作业资源与单元重点目标的关系;分析作业资源与主要教学内容的关系;分析《语文练习部分》的效用。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到:作业与目标是否匹配?作业与教学内容是否有一致性?作业的效用是否得到最大发挥?

3.优化作业设计是老师根据任教班级学情,对《语文练习部分》中的习题进行校本化调整的过程,需要分析题目与作业目标的关系、题目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以及题目的结构性。

图4.jpg

汪老师深入浅出的讲座为老师们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指明了方向,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具有很大的学问,值得所有语文老师多角度思考。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能够把握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以“作业”为切入口,不断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让“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图9.jpg

语文教研组  秦雨雯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578;累计访问人数:277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