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古代常用的染料种类?
你知道我国特色的染布工艺吗?
你知道三原色是什么吗?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你到《制作手工染布》小课堂一探究竟!

《制作手工染布》是未来科学之星——科学家进校园活动的主题课程之一,旨在通过手工染布的制作和展览,让同学们用实验和实践的方式了解颜料、布料和手工艺品的相关知识,并达到培养动手能力,积累实验经验,提高科学和艺术素养的目的。
课程回顾
我国的手工染布技术历史悠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手工艺。从古至今,有着云南绞缬(扎染)、贵州蜡缬(蜡染)、苍南夹缬等特色染布工艺。但诸如此类的传统手工艺如果没有人传承,就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被人遗忘。


为了不让我们的传统手工艺绝技,蓝村校区20名五年级学生化身为传承人,随着课程的进行,他们从调色“小白”逐步成长为染布小达人。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得到最理想的染色效果?为此,他们开展了三个小实验:改变染色的水温会影响染色效果吗?改变染色的时长会影响染色效果吗?以及添加固色剂会影响染色效果吗?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超强的动手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染色效果与水温有关,水温越高,染色效果越显著。2、染色效果与染色时间有关,染色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显著。3染色效果与固色剂有关,固色剂可以使染布不容易掉色。



要想染出一块漂亮的布,单靠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个精美的设计。老师提供了扎染和蜡染两种方式,分别需要同学们采用剪纸和绘画的形式来进行图案设计,最终两相对比之下,每组同学都选择了更优的设计方案和染布方式。



有了理论知识和精美设计的双重加持,后续的染布过程就显得得心应手的多了。同学们根据所选的染布方式,有条不紊地开始染布,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也在老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之下克服了,最终每组同学都染出了自己心仪的布。




展示汇报
为了给同学们更好的展示舞台,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场“东方小学布艺展”。配合着展板,每组同学讲述了他们的作品名称、设计思路与设计图、制作流程、作品内涵、作品应用,并展示了这门课程的主角——染布成品。在各组互评和老师打分下,最终评选出了五组获胜作品,也给本门课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获奖作品展示

图《海上日出》

图《小幽灵》

图《夜空中的月亮》

图《太阳布晴天娃娃》

图《好运莲莲》
传统手工艺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相信每位同学在这次短暂但充实的课程中不仅收获了染布技能也对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