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师发展 > 团队建设 > 数学教研组

云端教研,共学共思,收获成长——东方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掠影

作者:数学教研组     发布时间:2022-5-12 点击数:3589

 

云端教研,共学共思,收获成长

——东方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研活动掠影

    数学教研组

自3月12日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后,师生再次相聚云端,在线教学平稳有序地开展着。“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我校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也没有就此停止学习的脚步,仍按两周一次的频次按时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做到有主题,有思考,有收获。

一、观摩课堂实录,突破教学难关

    在3月的两次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在线观摩了《小数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与表面积的复习》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这三节复习课。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一种重要的课型,但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我们许多教师还是很迷茫的,通过这三节精品复习课的观摩学习,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要上好复习课,光讲题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立足单元整体,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相信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会更愿意尝试和挑战这一有难度的课型。


二、解读名师课堂,开阔教学视野

    在4月的教研组活动中,我们教研组安排了骨干教师的名师课例分享活动。组内有的骨干教师为老师们剖析了名师的课堂,让我们开阔了教学视野,打破常规思路。有的骨干教师则通过剖析自己的课堂,实践后进行反思,不断打磨再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迪。

    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佘瑛老师就“实践探究 深度体验 解决问题”为主题,以二年级《克与千克》这节课进行微课例分享。佘老师从研究背景、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和教学设计与说明展开。佘老师指出,2022版新数学课程标准把量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克与千克》的教学内容中所指向的量感是指对质量的感受,对物体轻重的感性认识,在建立量感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初步建立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量感。使学生从一系列真实的情境中累积活动经验,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图5.png

王维洁老师就“更新理念,不断突破,培育学生数学思维力”为主题,以二年级《三角形与四边形》教学为例开展课例分析。王老师对课堂中教学环节的处理进行比较、反思再实践,勇于“打破”和“重构”,不断激活学生多元发现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力。

图6.jpg

刘燕老师分享的是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活动中的一堂精品展示课,刘老师立足单元整体角度,对五年级《可能情况的个数》进行了课例分析,这节课中老师巧妙的情境设计和信息技术的使用都令我们印象深刻,同时在这节课上我们也能看到老师对学生理性思考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整堂课透着浓浓的数学味。

徐炜和忻嘉璐老师分别带来了特级教师罗鸣亮老师《长方体的体积》和《三角形的分类》这两节公开课的切片分享。罗鸣亮教学风格鲜明,语言幽默,风趣易懂,他努力倡导“做一名讲道理的数学教师”。他追寻简约而灵动的课堂,学生们在他的课上无拘无束,思维积极,畅所欲言,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大师风范。


    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引发老师们更多深入的思考,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

三、骨干讲座引领,分享教学智慧

    组内的骨干教师们还以微讲座的形式,向我们分享了她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刘燕老师就《“图形测量”的学习活动设计探索》为主题进行微讲座,将校外培训的讲座与自身的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为我们展现“图形与几何”学习领域中的图形测量这一内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刘老师先梳理了整个小学阶段涉及“测量”的内容,从一维长度,到二维面积,再到三维体积,以及角度测量,均属于图形测量的范畴。接着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内容具体的数学活动设计,要留给学生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其主动性、探索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才能具有学习的后劲,才能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

图9.jpg

    忻嘉璐老师以《“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为主题进行交流。忻老师从五项管理中的“作业管理”要求解读、作业设计现状、作业设计原则以及作业设计经验分享。在新的政策形势下,究竟该如何布置课后作业?对于教师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作业设计问题。忻老师就游戏型、情境式、绘画类、实践类、开放性、个性化和分层作业等类型的作业展开讨论,提供了供参考的实践经验和设计想法。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更应关注作业本身,创新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将“双减”政策落实落细。

图10.jpg

 

王维洁老师微讲座主题则是以四年级《位置的表示方法》为例展开。在对教材的解读中,王老师觉得教材中的主题情境缺少让学生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需求的过程,同时又参阅了其他版本的教材,进而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室里的位置入手,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和老师的追问,学生感受到利用数对去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在游戏中感受数对的美丽。

图11.jpg

一场疫情,尽管让我们被迫宅家,但不能阻碍老师们共同前进的步伐,一个人可以走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更远。让我们共学共思,继续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实做优线上教育教研工作,期待我们以更饱满的姿态在东方的校园里重聚。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591;累计访问人数:2775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