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按下了校园生活的暂停键,但改变不了教师对孩子们的关心与呵护、对教学研究的热情与钻研。我校各年级英语组的老师们通过网络搭建起学习的桥梁,开展研究课和讲座共享教学智慧,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学科项目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学习的自信和快乐。
研究课堂 观摩学习
在4月13日的线上教研活动中,全体英语组教师在线观摩了由黄芳、刘盛艺、谈燕盛老师带来的课例。黄芳老师分享的4AM3U1 In our school的课堂,在故事情境中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运用可视的工具提高学生捕获信息的能力,关注学生理解、总结、比较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在谈燕盛老师2BM3 Revision和刘盛艺老师3BM3 Revision的课堂中,通过模块复习聚焦如何从语法、词汇、句法、语篇的方面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生动有趣的角色对话,有效设计的课堂练习也帮助学生巩固了语言运用中的易错点。


骨干讲座 深入思考
研究课后,秦忆青老师以“如何借助Story map进行阅读教学”为主题进行了讲座。从借助可视化图标,如story map,结合一些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老师们分享教学案例,带领教师们深入思考学习、开阔了教学视野。
在讲座中,秦老师先介绍了Story map教学法的概念、方法和作用。运用Story map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在案例展示中,以小学牛津英语4BM2 Revision语篇复习课为例,详细讲解了教师如何运用Story map组织朗读,阅读,交流的课堂,结合可视化图表理清故事发展脉络,再借助图表对故事进行简单复述,甚至是写作。丰富了教师课堂设计,推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聚焦项目化学习 探索课堂新路径
4月27日,英语组教研活动进行了项目化学习分年级汇报,各年级教师在线上分享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成果,互相交流,展开探讨,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一年级项目主题基于小学牛津上海版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M3U1 Seasons这一单元,以“感知季节变化”为主题,借助“如何描述季节特点,表达自己喜爱的活动”这一驱动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认识四季更替,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信表达的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年级项目主题基于小学牛津上海版二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My favourite things”以及“Things around us”两个模块的主题,以“感知季节”为核心,以“如何提升英语表达能力,观察感知季节更替”为本质问题,借助“如何描述季节,表达喜爱的活动”这一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的体验性和生活实践。



三年级项目主题基于小学牛津上海版三年级第二学期教材M3U3 Seasons这一单元,以“The Beauty of the Four Seasons”为主题,用“如何描述和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这一驱动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的英语学科技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四年级项目组基于四年级已有牛津教材中的有关Festival in China单元,围绕问题“如何通过有效问题梳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搭建思维导图框架”。项目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方法、成果展示等过程,旨在发挥学生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手的创造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年级项目组以经典原版童话故事5BM4U3 Story Time中的故事The Giant’s Garden作为切入点,围绕“如何通过表演来提升对故事的阅读兴趣”的任务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编排故事表演的同时,经历资料收集、知识点整理、文案设计、构思形式、成果展示等过程,让学生感受经典原版故事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英语故事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合作能力,并综合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完成活动任务。




项目化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学生更多观察感知、思考体验的机会,让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此次英语组项目化活动汇报,让全体英语教师共享了各年级老师在项目化学习中的思考和收获,切实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