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 | 我是非遗小传人——竹编篇

亲爱的东方小伙伴们:
云端“我是非遗小传人”课程又开播啦!
近期云课堂将向大家推出“扎染”“竹编”和“掐丝珐琅画”的非遗课程。本阶段的非遗课程主要以了解相关非遗文化为主,有兴趣体验的同学可选用身边可替代的材料开展实践体验,形成体现创意的作品。
每一位同学都可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身边的人。等待疫情结束恢复线下教学后,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与感兴趣的课程,现场体验一把,传承“非遗”文化,成为非遗小传人!
竹编篇
利用碎片时间,
就可以轻松获得文化知识,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竹编的艺术世界。

知竹编


千百年来,竹子“中空”、“有节”的特性令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或以其为题材作诗歌咏,或铺纸研磨挥毫作画。而在另一些手工艺者的手中,经纬纵横间,或成为精工细作的盛放器皿,或成为一件欣赏把玩的雅器,展示出另一番清丽神采。竹编的历史相当悠久,在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就有竹编器具。2008年,竹编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自古以来就是被歌颂的对象,它笔直向上、高风亮节,它坚韧、顽强。正因有此“ 坚韧 ”,也成就了后来的竹编。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眉山竹编历史悠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刚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 ,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
竹编以竹子为材料,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竹编是经纬交错间的指尖艺术,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千年中华文化浓厚底蕴的承载。



赏竹编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而本学年小朋友在线下课堂中已经学习过东阳竹编!其实除了东阳竹编,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竹编文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视频教学




学竹编
了解了“竹编”非遗课程,今天的非遗小课堂给大家带来“竹编小花篮”~,点击视频欣赏!
视频教学
本期非遗小课堂分享就到这了,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