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师发展 > 团队建设 > 综合教研组

线上作业展风采,共待春暖花开时

作者:综合教研组     发布时间:2022-4-8 点击数:3172

 

线上作业展风采,共待春暖花开时

                       综合教研组

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作业质量,综合组的老师们潜心专研精心设计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化,也拓宽了提交作业的形式,如可上传作业照片、音频作业、视频作业等,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个性化评语、等第、语音等多种方式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高作业质效。通过师生间有趣有爱的互动,让同学们把提交作业当成了一件开心、有趣的事情。

一、美术学科

案例1:《感受民间艺术》

作业设计说明: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三年级《感受民间艺术》单元,有四课时组成,分别是《剪出来的动物》 、《剪出来的人物》 、《剪出来的古民居》 、《剪出成语故事》,单元目标是初步学习圆纹、月牙纹、锯齿纹、漩涡纹等剪纸技法,了解民间人物剪纸简洁夸张的特征,学会用合适的纹样装饰, 掌握巧妙连接结构作品不剪断的方法。

三年级学生利用身边可用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一张彩纸、一把剪刀,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动物、人物、古民居等,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孩子们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笔,一些形象就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不得不佩服我们小朋友中有很多剪纸小达人哦!


案例2:《方形建筑》

作业设计说明:由于《方形建筑》微课上的内容是属于教材上的重构单元,并且学生开始上的时候已经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最基本的成角透视原理并没有学到,对于此类比较偏重于美术基本原理的学习内容,学生本身学习起来就比较有难度,因此画成角透视的建筑变得难上加难。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分成三个步骤帮学生理清思路。

1、提醒学生如果听不懂老师讲的,可以翻看之前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进行学习,然后再来看本节课,并反复看,直到弄懂成角透视的原理之后再来画。

2、帮学生梳理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绘画时避免出现的一些问题。不管画面有多少个方形叠加,都指向画面两端的同一个消失点,两个消失点的距离越大越好,尽量安排在画纸的两头靠边线的位置。消失点如果定得过近会引起建筑物视角上得变形。

3、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练习两到三个方形叠加效果的建筑,如果已经掌握了成角透视关键知识的同学提高难度,可以尝试练习多个方形的叠加建筑。


二、唱游学科

《我是一粒米》

设计意图:在二年级下第二单元音乐童话主题中,围绕“童话”让孩子们运用音乐耳朵展开想象,依靠自己的独特创意和个性化表现手法,尽兴地表演、发挥。让学生通过歌声和舞姿直接参与故事演绎,领悟故事的深刻寓意以及歌曲主人公的优良品质、美好情感。

作业设计说明:《我是一粒米》共分为两个课时,乐曲段落分为三段,第一课时主要进行前两段的歌唱教学,第二课时将第三段的歌曲新授和完整歌表演活动相结合。在这两课时的作业设计中,我们提供了原版伴奏和范唱音频以及音乐韵律小游戏的资料,布置了歌曲唱一唱、音乐段落情绪选一选、以及歌曲伴奏表演拍一拍等多元化活动,让同学根据自己的程度自选完成。


 

三、劳技学科

案例1:《简易衣架模型》

作业设计说明:由于本次线上教学比较突然,大多数学生家中没有相应的工具和配套材料,所以作业以设计为主,同时可以结合一些课堂的知识,或生活常识作补充。作业以空中课堂教学内容为准则,在线互动期间落实双减要求,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除了等第评价,还可以结合作品的具体要求给予评价,比如从设计的美观、创意、设计需求、规范标准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评价。

《简易衣架模型》这一课,我们在生活情境中分析衣架的设计需求,然后开展衣架的设计,要注意绘图时借助直尺,设计图更标准、美观。细心的学生还会标注尺寸,使作品更具可实践性。


案例2:《简单电路图》

作业设计说明:本课围绕简单电路图的识读、绘制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电路图开始,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电路图的作用。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草图的绘制方法、统一的标识符号以及意义和作用,并指导学生学会用最简单的电路图及相应符号的绘制电路。此外,通过观察实物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学会绘制相关的电路图。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了“课后讨论”题——绘制含有3个小电珠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绘制电路图的方式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四、自然学科

案例1:《磁铁能吸铁》

作业设计说明:面对20分钟的互动交流环节,时间短,任务重,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善于组织和使用教材,如发布补充学习资料,帮助一年级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抓住关键,解释疑难问题。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当少而精,应重在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学过程应当具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鼓励独立学习思考。


案例2:《我们的双耳》

作业设计说明:通过学习,学生对于耳朵的基本结构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根据视频和图片,了解到耳朵的工作原理:耳郭接受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入中耳,声波振动鼓膜带动听小骨将声波传到内耳,内耳耳蜗里的听觉感受器将声波转换成神经信号,由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再通过辨别声音方向的小游戏,对于耳朵的作用产生直观的认识。最后,教师布置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交流保护人耳的方法。


 

五、道德与法治学科

《勾连生活体验  实现知行统一》

作业设计说明: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学生学习的方法、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的领悟,都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的实践型作业,包括动手动脑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习一些生活、生存、科学研究等的基本方法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社会参与素养,培养他们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学生既可以学到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又能学会一些观察方法,激发他们做事的兴趣,锻炼他们动手的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提供直接的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学生的作业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动手实践型作业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实践作业强调动手能力,身体协调性得到了发展;实践作业强调手脑共用,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与自信心。在培养道德素养方面,学生经历不同的实践活动,可以了解认识一些社会习惯,体验感知了爱心、诚信等品质。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604;累计访问人数:2775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