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师发展 > 团队建设 > 语文教研组

行走三林,品味三林——记语文教研组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

作者:语文教研组     发布时间:2021-11-22 点击数:3943

 

行走三林,品味三林

——记语文教研组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

语文教研组

2021年11月19日下午,东方小学语文教研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的成果汇报。这次活动由五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带领部分学生向全体老师们进行展示。活动分为四个部分:1、汪轶灵老师围绕《行走三林,品味三林》项目进行项目描述;2、朱琳老师介绍本次语文组项目化的具体实施过程;3、部分五年级学生通过情景演绎的形式现场进行项目化成果展示;4、邀请专家尚金兰老师对本次项目化活动进行点评指导。


一、项目描述

东方小学懿德校区地处浦东新区三林镇。作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古镇,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三林镇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洗涤,依然美轮美奂,熠熠生辉。

为了打造三林文化名片,推广三林地区形象,深化学生对三林的情感归属,五年级开展了“行走三林,品味三林”的学科项目化学习。该项目化学习以任务为导向,将语文教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进行语言文字实践活动,经历资料收集、文字整理、文案设计、构思形式、成果展示等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合作能力,并综合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完成活动任务。

二、实施过程

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三林人,我们的学生跃跃欲试地想以一名“三林文化形象大使”的身份在三林塘庙会上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使游客感受三林的地域特色,对三林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基于“如何向他们推广三林文化”这个驱动性问题,我们的学生开始了此次的“项目化学习”,同时也在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搜集资料并进行有目的的整理与筛选?2、如何循着一条既定线索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3、如何详略有当地从多方面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4、如何将说明性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语言对说明对象进行介绍?

由驱动型问题出发,师生们选择立足于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说明文教学开始项目化学习——说明性文章的应用是贴近实际生活并将语文教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和融合点。

在项目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制定任务单、设计问卷、查阅资料、完成图鉴、实地走访、访谈人物、汇总资料、交流分享。


整个项目化活动从启动阶段到准备阶段再到实施阶段,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所能去了解、收集、归纳三林文化的多方面资料,通过语文组老师们在旁地指导和配合,学生都能以说明文的形式去介绍三林特色,并在语言文字表达上得到了锻炼。

三、成果汇报

在老师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之后,五年级的部分学生通过情景演绎的形式现场进行项目化成果展示。学生汇演分为“舞龙”“刺绣”“瓷刻”“饮食”四个部分,从各方面呈现了三林文化的特点。学生们有的扮演肉皮、酱菜等三林特产,以自述的口吻介绍三林特产;有的以舞龙人、绣娘、瓷刻推荐官、三林本帮菜厨师等身份向台下的老师们介绍推广三林民俗;有的从游客、顾客的角度表达对三林文化的印象。

图6.jpg

学生们一边舞龙,一边溯源历史,台下观众在锣鼓声中仿佛置身热闹的三林庙会。

图7.jpg

学生们化身从事刺绣、瓷刻的职人工匠,向大家介绍其中的工艺与匠心。

图8.jpg

台上,同学们绘声绘色地介绍了三林美食,让台下的老师食指大动。同学们更是现场品尝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本帮菜扣三丝和八宝辣酱,拥有了真实的体验。

在汇演之后,各组的学生还对三林文化进行了提问与解答。通过生生互问、师生互问,学生加深了对三林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是对说明文学习的一个归纳与总结。

四、专家点评

这次活动,我们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虹口区教育学院课程与指导管理中心研究员尚金兰老师为本次活动作点评。尚老师表示,此次的语文教研组项目化学习研究有着人文学科的温度。通过“三林庙会”这一情境的再现,展示了学生项目化研究的成果。成果汇报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与表现十分真实;在互动提问环节,体现了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在落实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浸润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还体现了三林文化的传承,让现场的老师都对三林这一古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9.JPG

最后,尚老师再次肯定了东方小学的老师对于此次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精神以及学生们的表现,并希望东方的师生们能在项目化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尝试、不断突破。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605;累计访问人数:2775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