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修旧利废 化废为宝
罗亦陶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2.知道劳动成果是很宝贵的,即便破旧了,有些仍可修旧利废,化废为宝。
情感:1.感受到修旧利废,化废为宝的快乐。
2.对节俭的行为产生崇敬感。
行为:利用旧物品制作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或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平时,你在里弄里看到过收废品的吗?收些什么?为什么废品也有人收购?(旧的书报、纸板箱、旧的瓶罐、鸡肫皮、鸭毛、甲鱼壳……都是吃剩后,或用了以后家里派不上用处的东西。有人收购以后,再去加工利用,可以变成有用的东西。)
2.平时,你在里弄里还看到过收旧货的吗?收些什么?为什么旧货也有人收购?(旧冰箱、旧洗衣机、旧电视机、旧录音机都有人收购。收购以后,修好了,可以再用。)
3.废品收购和旧货收购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当,这说明了我们社会、我们国家在目前仍需要发扬一种修旧利废、化废为宝的精神。 (板书课题)
二、讲述事例,树立榜样。
1.读课文1-3节。
2.“废料山”是一座怎样的山?
(废料山,不是真正的山,而是厂里将废料,如旧螺钉、螺帽、旧铁丝、旧管子换下的坏零件,报废的机器零部件,抛在厂里的空地上,日子久了,废料越堆越高,像座小山似的,故称“废料山”。)
3.人们称它为“废料山”,这说明人们对它的感情怎样?
(说明人们对它不屑一顾。不去关心它,任凭它日晒雨淋,认为废物一堆,派不上用场,既占地,又不卫生。)
4.投影1,共产党员陈师傅为什么称“废料山”为“百宝山”?这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共产党员陈师傅眼里,废料中有可以再利用的东西,所以他对小“山”有着浓厚的兴趣。)
5.看看题头画,陈师傅在“废料山”中,翻找有用的东西,这项工作轻松容易吗?
(陈师傅用自制铁扒在废料中细心搜索,是一项既脏又累的工作,甚至还有被旧铁丝、旧铁钉扎伤的危险。把废料收藏起来,还需干去除铁锈等工作,但陈师傅干得很认真,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不怕烦。)
6.陈师傅这样做,有人是怎样议论的?
(花功夫去拣废料,不值得。不如花钱去买新的。)
7.陈师傅是怎么回答的?(齐读)
8.讲述:
①地大物博——地大:我国领土的总面积包括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公里,海域150万平方公里,陆地领土约占世界陆地的1/15,占亚洲的1/4,光算与我国接邻的国家就有15个,如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物博:指资源丰富,煤的储量与产量世界第一,目前钢产量也占世界第一,粮食、棉花、油料、水泥、发电量等都名列世界前茅。
②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我国人口现有11亿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世界1/5的人口居住在占地球陆地6.5%的土地上。我们的土地面积不变,而人口在增多,40年前,每人占地26亩,现在每人仅占地12.8亩,可耕地每人只占1.31亩,居世界113位。地下的宝藏,是有限的,越开越少,一面在消耗,一面人口增加,所以,矿产人均资源占世界80位。由此可见中国人均资源已相对不足,“地大物博”的优势在逐步消失。)
板书: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⑨原材料是很宝贵的:原材料是指可以直接制成成品的材料,如铁、钢、棉纱。我国人口多,地方大,要建设的项目很多,要做出大量的成品,这样才能供人民所需,所以原材料很紧张,很短缺。“是很宝贵的”,就是要珍惜不能浪费的意思。
板书:原材料宝贵
9.除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原材料是宝贵”的道理外,陈师傅还有什么体会?
(这些东西虽然破旧,但整修一下还照样能发挥作用,这就是“物尽其用”,就是各种物品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不随便乱扔物品,可以用的应该尽量用,有的修补后可以继续使用。)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是一种节俭精神。一分钱、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看来微乎其微,不足为奇,派不了大用场,但积少成多,以我国11亿人口计算,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每人一分钱,11亿人口就是一千一百万元。聚集起来,可以派上大用场。)
板书:积少能成多 节俭是美德
10.陈师傅的“百宝屋”有些什么东西?发挥了什么作用?
(大的有电机产品、汽车零配件,小的有不同规格的螺丝钉、螺帽与一些小型零配件。)
(为车间送方钢刀排,为吊车配灯架,为电瓶车配螺帽……)
三、扩展引申,加深认识。
1.讲讲你所知道的雷锋同志节俭的小故事。
雷锋也有节约箱,把碎铜料铁、边角料、螺丝钉、牙膏皮、破手套等等都装在里面,修车、修工具时能用就用,尽量为国家节约开支。
发军装时,规定每人两套,他只领一套,他说:“我现在穿的这套带补丁的衣服,也比小时候穿的不知好上多少倍呢!剩下一套给国家节约啦!
2.补充孟泰精神:孟泰(1898-1967),是新中国第一代钢铁工人,曾任鞍山钢铁厂副厂长。鞍钢解放初期,由于日军撤退时毁机器,炸高炉,钢铁厂糟踏得破烂不堪。孟泰心里像着了火,他整天在厂里徘徊,跑遍了几十里厂区,抠备件,扒铁堆,找材料,每天泥一把,油一把,汗一把,拣了成千上万个零件,建起了全国有名的“孟泰仓库”,在修复高炉中,孟泰仓库创了奇迹,没花国家一分钱,他的仓库里的零件都成了宝贝。孟泰是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中的典型人物。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动。
1.交流我们平时物尽其用,节约一张纸、一支笔等体会。
2.展示我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日用品、工艺品。
3.总结全课,提出要求。
板 书 设 计
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节俭是美德 5.修旧利废 原材料宝贵
化废为宝
积少能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