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财经素养培育课 开启理财之门
学生处
2020年11月9日,东方小学蓝村校区四(1)班冯欣悦同学的妈妈给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关于“财经”的讲座。

四年级的孩子已对“金融”这块内容通过目前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理财小高手》的学习,有了些许了解。这次讲座,通过图片呈现、知识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对货币、理财等有关方面认识更清晰。

在观看与聆听中,孩子们知道了“货币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认识了各国的货币。在交流中,孩子们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规划自己的压岁钱,同时也明白了有哪些投资方式与渠道。

通过这次讲座,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引导孩子怎么节约钱和存钱,怎样正确消费,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以下是孩子们的感言:
通过这次讲座,我知道了钱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钱是什么样的。知道了投资是如何钱生钱的。还通过想象自己有20元零用钱会怎么样花?这个问题,让我知道了如何合理地花钱,节约用钱,也知道了爸爸妈妈赚钱的辛苦。通过讲座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四(1)班 吴若北
昨天,我们学习了钱币的历史。首先,是以物换物,然后是贝壳、刀币、铜币等等,到现今社会使用得货币和电子货币。我学习到了投资是如何钱生钱。学习到了要节约用钱,体会爸爸妈妈赚钱的不容易。
四(1)班 王文思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上了一节有关货币的公开课。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了货币的起源以及从古到今的变化,理解了货币的价值意义。同时,我还知道了可以利用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使财富增值,也就是所谓的“钱生钱”。我认为,我们小学生虽然离赚钱和投资还比较遥远,但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还要注意勤俭节约,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不管是上班赚钱还是投资理财,都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四(2)班 廖崇文
今天,我了解了货币的历史和作用。知道了货币的发展史,货币由“以物换物”到“贝壳钱币”再到“铜币”接着到“纸币”,最后再到现在的“电子货币”。货币可以用来买保险、买股票,用来投资。“钱生钱”就是“利滚利”,比如:你把钱存在银行中,每年都会产生利润,你投资的钱数越多,利润就越大。再比如:你用100元买了一筐苹果,你把苹果装饰漂亮,再用双倍的钱卖出去,就能拿到多余的一百元了。货币是社会文明和发展的产物,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四(3)班 严恺瑜
从前,我只知道我的生活中货币分为纸币和硬币,还有手机网上支付,但今天这节课让我知道了更多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同货币。在中国古时候有刀币,有金元宝,有银元宝,有铜钱,让我感叹祖先们的智慧。再来,我又了解到了每个国家之间的货币都是不同的,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还可以去银行,机场等指定地点进行兑换,让人们在去不同国家旅游的时候可以更方便地购买物品。我还知道了如果在银行里放一笔钱,过了几年以后,钱会生出利息可以得到更多的钱。我很喜欢上这种课,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四(3)班 徐睿琪
今天,我们观看了关于《货币的认识》的直播课。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钱是怎么变成现在的钱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大家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太有意思了!通过这次直播课,我们了解到最早人们之间的交易是以物换物,后来开始使用货币。货币也从刚开始的贝壳到刀币、铜板,再变成容易携带的纸币,现在甚至也出现了电子币。接着,老师讲了什么是钱生钱。钱生钱就是把多余的钱放在银行或者其他平台上,让钱增值。这次的课程,帮助我增加了对货币的认识,了解了更多关于货币的小知识。
四(3)班 许延濡
11月9日下午,我们通过网站直播观看认识货币讲座。首先,老师用了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货币的由来:很久很久以前,那时人们还用以物换物方式进行一些买卖。后来,人们懂得用一些珍贵而漂亮的贝壳或者色彩斑斓的羽毛当作钱币来使用。再后来,人们用金和银去购买物品。之后,人们开始使用纸币。现在,大部分人们都使用数字货币,比如: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等。从这些货币形态的变化过程,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接着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货币的用途、钱生钱的道理和怎样合理使用货币。老师还请了一些同学来说说如果一年给你500元你会怎样正确使用。小朋友们都积极参与,勇于回答问题。这次讲座,老师讲得非常精彩,大家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四(3)班 刘亦晨
(撰稿:蓝村校区四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