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青春芳华 绽放三尺讲台
——黄芳、朱琳两位老师备赛纪实
教师发展处
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浦东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完善青年教师岗位建功竞赛体系,浦东新区举办“第四届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
本次比赛的内容有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和硬笔书法4个部分组成。教学设计为同一学期内三课时的教案,课堂教学为20分钟在线教学,教学反思为8分钟说课,硬笔书法为规定书写内容的作品一页。
经过自主报名、校方审议,东方小学最终推选黄芳和朱琳两位教师参加本次比赛。本次比赛要求 “课堂教学”采用类似“空中课堂”的录课模式——在无学生的状态下,录制教师20分钟的上课视频。原本35分钟的一节课被缩减了15分钟,如何在保留完整性的前提下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堂上没有了师生互动,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原本的教学设计具有实操性?……面对赛制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问题,黄芳和朱琳两位老师只能将原本成熟的教案推翻,重新设计。备课、磨课、做ppt……每个课时上千字的教案,都要逐字逐句反复推敲,两位老师已不记得为此熬了多少个夜。

在整个备赛过程中,两位教师不仅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而且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两位教师还利用暑假到校进行教学和说课的录像拍摄。
由于学校装修,白天杂音持续不断,为了呈现最好的拍摄效果,两位老师只能等每天的工程结束后,下午五点赶到学校进行拍摄,有时不知不觉就录到了晚上十点多。平日上课教室和录播室的布局有差异,哪个站位合适,两位老师细细琢磨;电脑媒体播放时看不到内容,两位老师硬是将PPT的内容一页一页背熟了;空调运作的声音影响录制,开窗后外界的声音更干扰,那就关掉空调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录制......面对每次录完的课,两位老师就是自己最严格的评委,她们要一遍遍“检视”录像并反复修改,确保没有一个瑕疵。


对着镜头上视频课,于老师们而言,最难的莫过于少了面对面的“听众”和“观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位老师只能提前录制好学生的回答,之后再插入PPT中。录课时人和PPT的互相切换,需要卡点。为了避免时间差,只能在后期一帧一帧剪辑。一旦遇到卡点不准,两位老师只能第二天到校重新录制、剪辑。


备赛的过程既花时间也费精力。但两位老师毫无怨言,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着“爱岗敬业”。黄芳老师说:“教学能力是老师的立身之本,而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这次备赛,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成就。”朱琳老师说:“备赛虽然很‘磨人’,却给了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也让自己在许多方面收获成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预祝黄芳、朱琳两位老师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