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二学期综合教研组小结
一、常规工作
1、教学五环节
l 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学习,基于空中课堂教学,前期开展线上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各学科以《单元设计指南》、《教学基本要求》为引领,基于空中课堂的教学实录,前期开展线上新模式教学的研究。备课组活动加强线上备课,进行在线教学的研讨,尤其是针对互动环节,展开深入探讨。
l 观课记录
每位教师课前认真观看空中课堂视频,并认真记录下来,形成教学预案,还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结合教学知识点,完成课后20分互动答疑的主题设计和相关学习资源的分享,
2、四年发展规划
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研组全体老师们积极努力完成各项学习与培训、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特色内容。每个人根据专业素养优势与不足自我分析不断学习完善,并且尽力去完成2019学年的预期目标。
3、见习培训、青年教师培养和组内骨干辐射、引领
l 开设讲座
《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晓黑板开展线上教学》 刘智斌 2020.2.19
《学习如何开展劳技学科在线教学活动》 王珏 2020.4.7
《学习名师课堂里的实验指导》 邱勤 2020.5.15
《给教师的建议》 刘智斌 2020.5.22
《语言的突破》 史亿丽 2020.5.22
《项目化学习》 张蔚 2019.8.30
l 见习基地及实习生带教
学科 | 被带教老师 | 学科导师 |
体育 | 沈嘉怡 | 刘娟 |
体育 | 吴仁超 | 潘昵昵 |
4、第二课堂带动学科教学发展
自然备课组以区精品课程《绿韵探秘》为引领,探索根据教师自身特色和学生喜欢需求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几位老师分别开设了:模型世界、电脑编程、我们的城市等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体育组的校精品课程《啦啦操》,从低年级开始普及和加强教学,并选出一部分学员组建啦啦操的基础梯队,使之成为学校特色,也丰富了学生的早锻炼活动。开设羽毛球、田径、啦啦操、足球等社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全校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
音乐组和美术组开设的社团有:京剧社、舞蹈队、合唱队、儿童画、水墨画、线条画、动漫画使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重点工作
1、“线上教学”的实施与开展
本学期由于疫情特殊情况,开展了线上教学为主的学习。在线上教学中,基于学生和学科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适当统整课时和调整教学进度,合理确定复课后教学的起点,做到“一学科一方案”。
基于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课堂评价标准,各备课组开展单元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
总结线上经验,为我所用。线上教学的执教教师都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在他们身上、他们的课上有许许多多的亮点,总结线上教师教学的典型经验,如在文本解读方面的启发,如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的收获,如在教学问题设置方面的方法,如在教学流程设计方面的典型案例等,以便教师们迁移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技能。
2、开展微分享微讲座的的线上交流
骨干老师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了微分享、微讲座等线上交流活动,分享了如何更好地线上教学的经验、分享了书籍,让老师们能更从容的应对线上教学,使线上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
3、课题引领
12月10日区级课题《基于课程融合背景下小学艺术综合教学实践研究》立项,课题负责人史亿丽老师进行了课题开题汇报。她从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分解、研究推进步骤及分阶段实施任务等角度,逐一做了汇报。专家们对课题方案的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经过此次开题和论证,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的老师们明晰了课题后续研究的方向。
科技类的两个课题,即刘智斌老师主持的《基于信息技术素养的小学Microbit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和董颖老师主持的《小学自然"物质世界"领域中基于概念图的探究式科学教学实践研究》,其中刘智斌老师主持的课题已顺利结题,董颖老师主持的课题正在顺利开展中。
三、各备课组特色工作
道法:
参加新区教研培训,主攻方向为部编新教材如何教。
美术:
利用上海市“空中课堂”资源,探索线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是先观课后练习的“两段式”教学实施;(二)是提前组织学生在线观看录播课,而后在校学习以知识技能运用为侧重的“实践式”教学实施;(三)是对线上录播课视频资源进行二次剪辑再利用的“整合式”教学实施。(四)是采用“融合式”,任课教师在先观摩“空中课堂”教学后,借鉴其长处再设计自己的教学,实施教学。(五)是采用“穿插式”,通过回看、截屏等方式把“空中课堂”教学片段穿插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优势,弥补部分教师线下教学的不足。(六)是采用“后补式”,对于个别或部分学生某方面知识的严重缺漏,可以组织这部分学生部分回看相关“空中课堂”教学片段,重新学习补漏。通过交互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成多种学习方式互相协同、互相补充的格局。
积极参加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书画研究会主办的《珍爱生命 敬畏自然——浦东新区校园师生书画作品展》活动。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卓书玉、瞿秋涵等多名学生获得等第奖,陆丽、康志文等5名美术教师均获得优秀指导奖。
体育:
2019年12月体育组参与区级课题:基于课程融合背景下小学艺术综合教学实践研究,负责人史亿丽。
团队学习,共同进步。对于线上教学,大家都是第一次,心中难免有些忐忑,因此,在线研讨又何止是这短短的30分钟,课前、课后、临睡前……只要大家想到什么金点子、好方法,备课组群里一呼百应。虽然隔屏交流,老师们依然保持着教研的热情,大家踊跃交流,畅所欲言。
组内老师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技术问题,但老师们在钻研学习新技术上也不甘落后,通过学校组织的培训以及自己的摸索、交流,熟练地掌握了发通知、开讨论、限定讨论时间、上传教学资料等方法,为在线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停学不停研”, 遇到问题组内老师约定时间开展《体育与健身》线上教研活动,确定教学互动环节的设计、交流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成果等。
音乐:
1.筹备东方嘉年华歌唱比赛。为了丰富学生疫情居家学习生活,提升广大学生的艺术涵养,引导学生向着高雅、科学、文明与和谐的方向发展,以及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我校艺术组特地策划举办了“同心抗疫 童声嘹亮”歌唱比赛活动。希望同学们用歌声传递祝福,礼赞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用振奋人心的旋律和真情真爱共同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歌颂美好的春天,歌唱美好的未来,唱响“东方之声”。
2.参加塘桥学区小学艺术综合教学实践研究(艺术教学研讨)
以“小学艺术综合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打破单学科教学壁垒,以跨学科教学组织形式,在人文主题的统领下,关联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多种艺术能力,让学生在整合性的活动中能够使学生的不同感官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共同促进不同艺术能力的发展。通过艺术综合课的实践研究,将艺术综合教学作为一个共同指向,一个共享平台,集思广益、各展所长,使得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创建研究型教师团队。本次活动围绕区级课题“基于课程融合背景下 小学艺术综合教学实践研究”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开设两节以音乐课为主的艺术课型,分别是一年级《玩具兵进行曲——多元艺术表演》这节课将着重研究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三年级的《黄昏——音美综合课》这节课着重研究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微型讲座的内容为《艺术综合学习调动学生多觉感受》。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讲座,总结课题第二阶段的实践研究,体现立足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国家课程教材,以艺术教育中的共通性,进行教材与教法的整合,探索小学艺术综合教学模式。
自然、劳技、信科:
组内的刘智斌老师和董颖老师均主持了区级课题,分别带领综合组组内的王舜、康志文等青年教师一起参与课题。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共同探讨、交流,通过参与专题讲座和主题课程展示活动,深入了解课题的进展。
科技类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市区级的比赛活动,并获得了一定的奖项。
附1:教师个人获奖励情况
教师 | 级别 | 名 称 | 发证单位 | 日 期 |
刘智斌 | 市级 | 2019-2020FPSPI青少年未来问题解决活动 带领团队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 FPSPI上海组委会 | 2020.3 |
陈叶婷 | 市级 | 2019-2020FPSPI青少年未来问题解决活动 带领团队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 FPSPI上海组委会 | 2020.3 |
附2: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指导教师 | 级别 | 人次 | 名 称 | 获奖等第 | 发证单位 | 日 期 |
刘智斌 陈叶婷 | 市级 | 4 | 2019-2020FPSPI青少年未来问题解决活动 | 一等奖 | FPSPI上海组委会 | 2020.3 |
康志文 | 区级 | 1 | 2019年度浦东新区“学科德育精品课程” | 二等奖 | 浦东新区教育局德育处 | 2020.5 |
附3:科研成果(含论文发表)情况
教师 | 级别 | 成果名称 | 何刊物发表 | 日 期 |
刘智斌 | 区级 | 《基于信息技术素养的小学Microbit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 结题 | 2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