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屏共振 智慧共享
——记东方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作文教学在线研讨活动
撰稿:徐天域
2019年秋季,全市统一使用了语文统编教材,认真解读会发现:有口语交际,有课后小练笔,初试身手,单编的习作单元,更有每个单元详尽的习作提示。可见,这套教材渗透的理念是:解决之前教材中阅读与作文失衡的现象,将阅读与作文并重。重视表达,也就是口语交际和书面作文。要让孩子走向未来,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更多的是“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它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2020年4月17日,东方小学的语文青年教师团队齐聚一堂,开展了一次颇有意义的作文教学云上教研活动。

一、 知识胶囊,引领前行
统编教材加大了对作文教学的力度,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亦是老大难问题。在这一特殊的疫情之下,语文青年教师团队勇于挑战教学老大难,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在开展线上教研之前,青年教师们观看了陆婵丽老师上的三年级第六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徐石颖老师上的四年级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和徐天域老师上的五年级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三堂知识胶囊微课,三位老师引领前行,潜心钻研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作文教学“写什么?”和“怎么写?”

二、 凝心聚力,同“屏”共振
接着,老师们一起凝心聚力,同“屏”共振,探讨了观看这三堂课的想法,有建议,也有点评,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徐石颖老师出示三种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需求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的方面来介绍动物,并分门别类适时总结。最后设计的评价表格也围绕写作要求展开,除了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开展互评,评价多元化。
——王雁
陆老师和徐老师指导的两篇习作都是写“有特点的人”。两位老师都从审题、抓中心词入手,借助同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写人时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凸显笔下人物特点。虽然教学环节相似,但“扶放”有序。
——朱琳
在自主选材部分,徐天域老师的指导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习作提示中选择写作对象;第二层,从本单元“初试身手”部分,选择之前已经交流过的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第三层,从身边其他有特点的人物中进行选材。指导的层次逐步递进,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徐石颖

三、 智慧共享,齐头并进
最后,刘老师与语文学科主管王晓云老师、顾贇老师也针对三堂课的开展和老师们的点评谈了自己的感受。三堂知识胶囊微课,向我们展示了作文教学的打开方式,看到了作文教学的构建模式:审清题意——解读提示(明确选材范围、自主选择材料)——例文指导——交流评议。凝心聚力,同“屏”共振的探讨展现了青年教师们参与作文教学,探究作文教学的欲望和热情。

东方的语文青年教师们在刘老师的引领下,云端学习,云中奋楫,潜心地钻研教材,探究在线教学新技能,构建作文教学档案袋。将来,在探索前行的作文路上,一定会呈现出令人欣慰的蜕变。作文教学,东方的语文青年教师们在疫情中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