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 探索戏剧教育新发展
——2019年浦东新区东方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总结
一、学校总体概况
2008年我校被评为浦东新区艺术特色学校以来,我校在“自主合作开放 启迪心灵智慧 发掘潜能个性”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艺术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办学思想、目标和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均衡、个性地发展,使学生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学校坚持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品牌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组织落实、教改实践、资金保障、活动开展等各方面予以保证,学生艺术活动蓬勃开展,艺术教育成绩逐年提升。
从2004年起,我校就以“校园音乐剧”为抓手,走上了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之路。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校园音乐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我们以音乐剧为平台开展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从一个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操作、可以评估的现实,并进而形成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在2013年市级课题《校园音乐剧拓展型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结题之后,我们深刻的意识到戏剧教育不单单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增强真诚感、责任心、注意力、想象力、放松感、应变力、幽默感和认识沟通等能力的舞台;更应该注重孩让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学生不再简单地依靠教师的给予,而是借助教师的指导、示范、引导、沟通,产生和老师及同伴的“对话”。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潜能的开发,展示自我的个性。
近几年,我校成功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艺术教育之路,这就是:加强宣传,有效管理,抓住关键,着眼普及,保证经费,创设条件,结合教改,开展科研,以人为本,特色凸显。现将我校2018艺术特色教育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二、 主要的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构建艺术教育有效运行机制
我校把艺术教育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制定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整体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整体改革方案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四年规划”,拟订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艺术教育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学校艺术教育五大原则。构建了以终身教育为内涵的课内外、校内外互补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建立了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艺术总辅导员、兴趣组主管以及音乐、美术组备课组长,以及有特长的教师和校外辅导员,构成的四级管理网络,分别制定了各艺术成员的工作职责,全面统筹学校的艺术教育。并建立激励机制,对艺术教师的教学、带队指导、课外指导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项目。每学期对在艺术教育中作出贡献的,在市、区各类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使艺术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工作职责,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落实措施,打造过得硬的学校艺术师资队伍
要使学校艺术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其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合格、稳定且具奉献精神的艺术教师队伍。为此,我们配备了专职艺术教师10人,兼职艺术老师2人,外聘艺术指导教师4人、校艺术总辅导员1人,构成了学校主抓学生艺术教育的工作团队。并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都要重视艺术教育,积极倡导教师以已之长去服务于学校艺术教育。通过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外出学习、自培外聘等形式提高师资艺术修养。支持艺术类教师积极参与市、区各类专业培训,提高自身指导能力,为艺术老师提供了高水平的培训机会。本学年我校作为上海市歌舞剧试点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上海市原创歌舞剧国际大师班的培训;组织老师参加了浦东新区教发院组织的国际化戏剧课程教师工作坊培训活动,通过高端的培训拓宽了老师们的戏剧教育视野,扎实推动了我校戏剧教育的课堂研究。
(三) 融合资源,优化艺术教育
1.联手校外资源,丰富艺术教育课程
学校引进社区资源“小伙伴艺术教育机构”,开展舞蹈社团、音乐剧社团,聘请少年宫京剧戏曲教师来校辅导戏曲京剧社团,专业的指导提升了社团的活动质量。同时我校精选艺术专职教师进入课堂,组织教学的同时记录专家指导策略,和学生们共同学习。 结合周五下午的快乐活动日,我校普及性的开展全校的艺术拓展课程,以课程为单位成立研究小组,组长根据以往的经验撰写教学方案与教学进度,遴选艺术特长的教师担任教学,定时定点上课,目前有85%学生参加艺术兴趣组。通过10门艺术兴趣组课程(儿童画、剪纸、素描、折纸、书法、演播、表演唱等艺术兴趣拓展课程)与艺术社团形成了艺术梯队建设(校园音乐剧、礼仪主持、诵读、戏曲、合唱、舞蹈队),逐步落实了学校“人人爱艺术,班班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氛围,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艺术的天地。
2.东西方戏剧艺术的有机融合
根据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之间互补的美学原则,我校努力尝试寻找东西方戏剧的审美契合点,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我校实现了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现代京剧进行创新尝试,选取《红灯记》精彩唱段,在表演形式上结合西方戏剧进行补充与改编,扩充了戏曲的表演题材和表现空间。创排的《梨园蓓蕾》荣获区艺术节戏曲专场比赛三等奖,同时也被评为浦东新区戏曲传承校。
之后,我们开始研究中西方的戏剧表演,邀请少年宫专家陈老师到校指导,感受京剧中的唱腔、韵白、身段与动作,带领学生一起模仿学习了全新的戏剧观感体验。
中西戏剧的交融与碰撞能够产生出具有创造力的全新戏剧样式。相信随着探索的深入,戏剧元素对我校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影响也会更加凸显。
3.融入教育戏剧,丰富学生艺术体验
以“人人都有戏剧素养”为目标,探索“激发----体验----创造”渗透性教学模式,带领孩子体验教育戏剧的魅力,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形体表达能力;帮助孩子们学习人际交往和相互合作;使孩子们的性格更阳光、情感更丰富多彩,寓美育于各学科和课外活动之中。
l英语学科的秦忆青老师,以微型课形式的教育戏剧工作坊,针对语言教学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进行教学,借助戏剧角色对话、表演的方法,带着学生体验。通过戏剧的元素,让学生打开身心,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明白同理心、思考问题、合作与分享学习的过程,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学习成果。英国教育代表团来我校参观,小秦老师的英语戏剧工作坊获得了代表团的赞赏。
l语文学科倪蕾老师也积极开展教育戏剧研究,觉得教育戏剧让师生关系平等了,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与分享。倪老师开展的区教育戏剧微型课程《巨人的花园》,课堂中的3个表现性任务——建造花园、写禁止入内的告示、想办法再次进入花园。从情境创设、矛盾冲突,到最后的解决问题,学生的肢体表现、书面表达和想象力的呈现获得了专家的认可,专家们也提出了关于在课堂中学生倾听的培养、学生参与度的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融合等值得再去思考、反思和实践的话题。倪老师把教育戏剧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同时,还承担起青年教师的教育戏剧培训,由此推动了我校教师一起参与此项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l齐悦老师的心理辅导课,联手艺术组共同研究微课的制作。通过听故事、角色分析、逻辑推理、借用戏剧的角色扮演元素,为学生提供自发的情绪宣泄、自主的内心表达、自由的创造过程。
在教育戏剧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扮演角色,他们投射出的是他们自己,孩子们是引领角色行动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是生动的,是受孩子喜欢的课堂。
4.课程评价,积极推动艺术教育水平
学校积极开展课程评价研究,通过研究课程呈现形式,时刻关注活动过程,以注重过程来强化考核,落实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与活动效果的记载,学校领导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通过校外艺术课程展示活动来展示学生在艺术课程中所取得的成效。
(四)艺术实践,立足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学校提出了“点面结合,多元发展,整体推进,体现特色”的实施策略,以文体艺术活动系列化来丰富校园文化,进一步推动全校性文体工程的深入开展。
1.高质量的办好每年的校“艺术节”。
每学年开始将艺术节纳入学校计划,设计活动方案。每年的艺术节主题新、内容丰富、形式力求有创意,让全校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艺术节活动。可以说,艺术节给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给了学生创作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自豪感,达到了艺术体验的愉悦。同样,在融合资源、丰富体验的理念下,2018年我校开展了“童行同乐 耀东方”东方嘉年华活动,围绕“全课程+ ”,全方位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体育、学科类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展示的舞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社会实践,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
这两年我校的东方校园音乐剧剧团参加了很多公益汇演,先后参加三林社区的艺术展演以及塘桥学区艺术节展演,2018年12月我校艺术团参加了学区化艺术节展演,戏剧表演《哈姆雷特》、舞蹈《火》、啦啦操《快乐舞蹈》获得了出席领导的肯定与学生的喜爱。通过社会实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们更进一步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
3.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
按照市、区艺术节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校级层面上的比赛、选拔,挑选精品节目参与市、区级比赛。分别在上海市艺术类比赛、新区教学展示、新区艺术节活动中均有获奖佳绩记录。
【2018学年学校艺术教育成绩 】
1. 创排校园音乐剧《蛙》荣获区十四届艺术节歌舞剧专场一等奖
2. 舞蹈《火》荣获区十四届艺术节舞蹈专场一等奖
3. 朗诵《我爱祖国 我爱母语 》获区十四届艺术节朗诵专场二等奖
4. 啦啦操获得2018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健身操比赛二等奖
5. 京剧《梨园蓓蕾》荣获2018年区第十四届学生艺术节戏曲专场三等奖
6. 东方小学荣获区第十四届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7. 张蔚老师参加2018浦东新区总工会女职工文化艺术风采书画类荣获优胜奖
8. 指导学生参加区《安全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
9. 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区十四届艺术节戏剧单项比赛,均荣获金奖、铜奖、银奖
10. 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区十四届艺术节戏剧优秀儿童剧观摩活动征文比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
三、 学校今后的艺术发展
回顾今年我校艺术教育上获得的荣誉和参与的艺术活动,围绕着学校艺术教育的品牌建设和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构建,我们反复分析与思考,寻找下一步学校艺术教育的增长点。如何能让我们的“校本音乐剧”艺术特色品牌做得更精致?如何把戏剧与戏曲的课程融合做的更有效?我们进行了以下思考:
1.培养更多的青年教师,以“戏剧教育”项目引领,协同发展。造就更多的音乐剧表演指导老师、繁荣校园艺术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学校引进优秀艺术类老师,增强艺术团队。
3. 加强中西戏剧表演的理论研究,创排优秀校园音乐剧。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美育,美育的根本是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去欣赏人生,用美的方法去创造人生,用美的情操去丰富人生。让校园多一些美的氛围、美的行动、美的熏陶,让儿童的每一天多一些美的体验、美的享受、美的情感,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以特色学校评审为新的起点,不断努力和进取,推动我校艺术教育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再创学校艺术新天地!
东方小学艺术辅导员 史亿丽
201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