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师发展 > 校本研修

育德案例交流:一堂习作课的启发

作者:付欣晨     发布时间:2019-11-13 点击数:19488

一堂习作课的启发

付欣晨

【案例背景】

    根据《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写作,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人进行书面交流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小学阶段主要以简单的记叙文为主,即能根据作文题目、情境、素材及相关要求,确定写作内容和中心,并能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结合已有的生活和阅读积累,将人、事、物写清楚,继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步增加,词汇量少、生活经验不足导致学生无素材可写或素材老套,在叙述时套用大量的空话凑字数造成内容空乏,没有新意,缺少真实情感,这也致使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甚至害怕写作,那么如何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呢?我认为在有词汇的积累与素材后,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展开教学也尤为重要。

【案例过程】

    刚开始进行记叙文教学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因此课堂上时常变成我说他们听,但我忽略了这是我的经验而非他们的,单单靠我的陈述,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也没有自己的感受,所以效果并不好。于是,在询问了其他老师的教学建议后,我慢慢尝试在习作的教学课堂中,给学生创造一些亲身体验的机会,如五年级的寓言扩写《老鼠开会》。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自己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展开想象。在课堂伊始,我首先让学生理解“扩写”的含义: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把原文扩写成一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的文章。接着让学生再次读寓言、分段并说明理由,然后找到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句,即可扩充的部分。如:会上,各有各的主意,但都被否定了。一句中,学生立即能找到“各有各的主意”为关键信息,这时,我引导学生不同的老鼠,长相不同、地位不同、神态不同、经历不同,当然主意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会有怎样的老鼠?它的主意是什么?学生在思考一会儿后有了答案:狡猾的、聪明的、机灵的、贼眉鼠眼的、强壮的、仪态万千的......学生能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将积累的词语运用在“老鼠”身上;之后,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讨论:自己性格特点的老鼠会出怎样的主意?讨论开始后,我关注到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有的加上了动作,有的改变了神态,于是在自主讨论结束后,我请了三组学生上台表演,而剩下的同学则来猜一猜他所表现的是哪一种老鼠,学生刚开始虽然有些害羞,但在大家的鼓励下纷纷大胆了起来,动作、神态也十分到位,大部分的同学都猜测准确。紧接着“主意被否定后,它是怎样回到座位上的?”一问继续引发学生的想象并同样上台演绎。这时,我让学生围绕“会上,各有各的主意,但都被否定了。”一句展开描写,学生没有了先前的迷茫、无措,描写的时候自然而然加上了符合老鼠性格特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对于之后的内容,我同样让学生们当一当自己心目中的那只“小老鼠”演一演,最后让学生八人一组演绎《老鼠开会》的故事后再进行写作。这一次的课堂,学生变成了“老鼠家族”的一员,为抵抗猫的侵袭纷纷出谋划策。我也发现学生对开会时场景的描写内容丰富了许多,虽然部分同学的主意相似,但较之前套话而言有了明显的进步。

【案例反思】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但提到写作,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因此作为老师,如何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推荐优秀习作,要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素材,更要在有素材后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展开描写的教学,我也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演绎的兴趣较高,如课本剧,学生能自主分配好角色进行排练,而《老鼠开会》的习作教学中学生在演绎这一环节的兴趣是最高的,能充分投入其中。这也更让我意识到情境的创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氛围也更轻松了,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在这一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511;累计访问人数:277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