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研究”成为教师的第一专业
——读《儿童研究促学校整体变革》有感
东方小学语文组 徐天域
小学教师的工作离不开研究儿童,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赖于对儿童的研究,研究儿童就必须读懂儿童。通过深入地研究儿童的想法、兴趣,读懂儿童的潜在心理,教师就能生成鲜活的适合儿童的知识,真正地理解儿童,发现儿童作为学习者、作为人的内在意义和存在价值。尤其是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读懂儿童的内在需要,给儿童真正需要的关爱,使教师成为儿童健康成长并不断迈向卓越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实现专业成长。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研究”成为教师的第一专业呢?
一、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
我们常说“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教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亚于他们的父母和家人。因此,教师具有充分的和儿童相处的鲜活经验,这种经验是教师读懂儿童、研究儿童、诞生儿童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来源。读懂孩子,首先要会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们的世界是独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充满着天真与童趣,也许他们的创意很幼稚,但教师如果能认真地去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就会被他们那奇妙的畅想所感动。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孩子,承认并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在学习方式、特点等方面不同的表现形式,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时时、处处地为孩子着想,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长处,使他们的缺点得到抑制……这些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读懂孩子,看懂孩子,就要放下成人的架子,给孩子足够的理解与尊重,这样才能拥有读懂孩子的“读心术”。
二、重视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我们怎么能知道?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对待孩子,换位思考尤为重要,想孩子之所想,爱孩子之所爱,发自内心地主动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的是什么?需要老师怎样去做?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也是使孩子得到鼓励、得到尊重、得到信任、得到进步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使自己具备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孩子,学会爱。
三、理解孩子的需要
“教师应敏感地察觉孩子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孩子就像个谜,他们每一天都发生着变化,每一刻都在寻求刺激,每件事都会令他们感到好奇,任何例行事务也都可能变成他们的探究活动,他们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似乎总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作为教师,要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呢?首先要学会破译孩子的行为。当教师慢慢走近那些性格迥异、邋里邋遢、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缺失的儿童身边,渐渐地就会发现他们的困惑、无助和无奈,也会渐渐地发现他们身上同样有许多的优点和闪光点。因而,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总之,教师做研究的过程,就是创造并讲述孩子和教师故事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使研究成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习惯,并持之以恒,一以贯之。通过研究孩子,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地懂得和理解孩子,并找到有效支持孩子发展的策略,从而更好地爱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呼吸、自主地成长,同时在研究中享受教学,在教学中寻找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