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研究促学校整体变革》有感
史亿丽
陆校长撰写的《儿童研究 促学校整体变革》一书,记载了她在梅园小学带领全体教师从学科教学、实践体验、生活探究、个体研究四个方面开展的儿童研究成果,也见证了一个课题引领一个学校发展的心路历程。本书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阐述了儿童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而是一种充满感情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在本书中特别让我震撼的是陆校长倡导的实践体验活动,不仅有全校学生步行前往陆家嘴实践活动,带着孩子游览磁悬浮博物馆等外出活动。最让我感慨的是带着孩子前往大连参加交流住家活动,离开父母的小学生第一次远足,碰到的形形色色问题如此生动,有想家哭鼻子的、有整理能力烦恼的、有同伴之间小矛盾的.......就是在这些矛盾问题的处理中,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不仅收获着与众不同的体验,如何解决矛盾冲突,提升沟通能力,教师在活动如何进行有效介入,孩子们收获的是校园内、书本中无法体验到的团队合作以及耐力性和独立性培养。这些活动体现了儿童教育中“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教学策略,在这些活动案例中也体现了陆校长让学生去行走,去生活中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体验式理念。的确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更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孩子们也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只要放开手,时间会证明一切”,这话说的真好!反观目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国内的一些父母,他们在想尽一切办法把最好的给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父母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很多时候作为学校层面会第一想到安全,老师们也怕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很多外出的体验活动就戛然而止。
陆校长带领下梅园小学的实践活动是愉快的充实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而对于老师团队组织者来说确是责任重大。但陆校长能够如此有魄力的带领老师们一起做,我想就是教育初心给予的最强动力——一切为了孩子,整个活动离不开背后教师团队精密的活动策划。作为学生处的老师,校园活动就是我目前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有意义、有创新、有活力的去组织是我需要在以往的经验中去突破的,利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带孩子去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技能体验。 作为一线教师,音乐课上也需要更多的去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艺术审美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学生,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现、接受、提升。
孩子的教育问题,说小了,牵涉到小家庭的兴旺发达;往大里说,就涉及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优秀的下一代,是国家强大的原动力。所以,儿童教育是一件永远进行中的学问。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