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工会之家 > 学习园地

关注课堂上的学生——读《儿童研究促学校整体变革》有感

作者:陆丽     发布时间:2019-10-24 点击数:23646

关注课堂上的学生

                        ——读《儿童研究促学校整体变革》有感

          东方小学    陆丽

看了陆虹校长的《儿童研究促学校整体变革》这本书,经过校长的导读,我觉得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很有感触。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时常关注自己课堂教学教学中学生的情况,关注课堂研究学生才能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课堂中的一个问题。

“你在想什么呢?”对于课堂上老师这样的指责,我想很多老师都听到过。某个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或者若有所思,或者有些小动作,老师包括我自己时常会用这样的字眼指责学生。再想想这样的指责或批评有效果吗?合适吗?

这样的指责,老师实际上并不期望有答案出现。学生在想什么,并不是老师所关心的,老师关心的是要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课堂上来,将关注的对象转移到课堂上要学习的对象上来。对学生来说,要真正让他说出自己到底想什么,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能的。他所想的,并不见的是他所说的,况且在他想的内容中,有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份。

课堂上,学生偶尔转移注意力是难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的有效注意力平均在15-20分钟左右,这种转移,是注意力自身调节的一部分,一方面是注意力分散了,可能会影响时下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其正方面作用,即使其有精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后续的课堂上。偶尔的转移或分散,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一定益处。

我觉得学生注意力转移,原因还来自于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或她的学习热情的,学生没有自身参与的机会的,只是旁观者和静听者,注意力难免不分散,思维难免不集中。遇此情况,我觉得应该从自身的教学寻找原因,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与思维。

另外我觉得一味地指责,能换来学生注意力的真正转移吗?讽刺挖苦能使得学生焕发学习的动机吗?我看很难。作为教师,作为成人,我们都有类似体会,遇到类似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是怎样的,我想大家都有一定感受,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我在课堂上一再强调“互相尊重”,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有时发现学生有不尊重老师的地方,我觉得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也同时能提醒学生。例如:有一次我去五年级上课,还没有进教室就听到很吵,这时一位学生发出怪声尖叫道:“陆老师来啦,陆老师来啦!”一片笑声,我走进教室,看了一下这位同学,教室里突然安静了,大家以为我要生气了。我很平静地说:“老师要谢谢这位同学,”大家一听都愣住了,我继续说:“因为你很尊重我,也只有你听到了铃声并知道该做什么,老师谢谢你帮我提醒了大家。”这位同学很难为情地笑了笑,这节课就这样在轻松地气氛中开始了,这位同学也破天荒地没有再扰乱课堂纪律。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了儿童,运用了自己的教学机智,才能顺利甚至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儿童,慢慢积累经验,研究儿童,这样才能促进教学,同时帮助儿童成长。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565;累计访问人数:277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