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东方
——“我为学校点赞”主题征文
每次踩着蓝村校区松软的银杏树叶,经过雅致的欧式长廊,或是驻足在懿德校区小桥之上,观赏水中鱼翔浅底,都不禁感叹东方校园的景色美丽迷人。但学校真正的美景又岂仅仅在于花草之间?
最美丽的教师
“我最喜欢王老师了!”镜头下,一个一年级的男生张开双臂,扑向了一位短发中年教师,孩子表达爱意总是那么热烈真实,不带一丝矫揉造作。
这是学校“东方最美女教师”事迹分享会上的一段视频,镜头中的女教师是东方小学的王瑛老师。在2014年之前,王老师于东方小学蓝村校区已任教十余年。她家住东方路,距离蓝村校区可谓只有一步之遥。2014年,东方小学开设懿德校区,王瑛老师转至懿德校区任教,上班距离陡然增加。从此以后,她踏上了披星戴月的上班之路。每天晨光熹微,王老师就早早地在办公室里准备上课的内容;夜色渐浓,王老师还留在教室批阅作业、打扫卫生。但是路途的遥远没有使王老师产生一丝倦怠,陌生的环境也没有浇熄她教育的热情。上课时的王老师严肃、严格,对教学一丝不苟;下课时她就是一位慈母,总有孩子围在她的身边,跟她说着悄悄话。五年的时间,她将第一批懿德校区的孩子由一年级带至毕业,如今又重回一年级继续耕耘。
其实在东方,像王老师这样教学专业、默默付出,爱心满溢的教师不胜枚举。她们年纪不同、性格迥异,但都以专业的素养和无私的爱心对待工作、教育孩子。也收获了学生对她们的依恋与爱。
最幸福的学生
“请问齐老师在吗?”一位约莫二十岁的女性轻轻地推开办公室的门,怯生生地问道。这是新来的实习老师吗?太过稚气了吧!我心中掠过一丝疑问。听齐老师介绍才得知原来是曾经东方的学生。如今大学已近毕业。
其实,每学期放假的时候,都有不少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但是这么“大”的学生却不多见。从她的对话中我依稀了解到:她小学毕业已经十年,但几乎每年都会和一些当年的同学回到母校。如今,东方开设了新的校区,为了探访过去的老师,她们又专程来到懿德校区。
人是很健忘的,十年的时光足以淡化许多人事;但人又是最为念旧的,幸福的时光我们总会在心里为它留一个角落。听着那几位学生回忆着在东方时如何在大队部工作、如何参与一次次难忘的活动、如何在毕业时恋恋不舍……甚至对于每一位老师的性格特征都记忆犹新。如今,那些同学各奔前程,有的选择考研,有的打算出国,有的即将工作……
我突然觉得十分自豪。东方小学可以是孩子们成长、记忆中的流金岁月,也是她们时时愿意回归的温暖港湾。
最丰富的课程
“再见了,老师!再见了,母校!”,离别时浓稠的伤感一下子化开,浸染了每个人的心。2017年的6月,我经历了睽违已久的毕业典礼。但是那一次,我的身份不是学生而是东方小学的一名老师。学生毕业之际,除了不舍,更多的是目睹曾经的雏鸟如今振翅高飞的欣慰。毕业典礼上孩子们三句半、小提琴演奏、古筝演奏甚至音乐剧的表演,既可见学生的多才多艺,也体现了学校课程的丰富多元。
除了语文课堂的书声琅琅,学生们还能学习沪语,也曾在学生综合体验节上着汉服,持折扇,吟诵古诗;除了数学课堂上的头脑风暴,学生们也能参加数学超脑麦斯社团,在全国珠心算比赛中屡获佳绩;除了体育课堂上的跑跳操练,田径、啦啦操、羽毛球社团都是学生一展长才的舞台。从基础、探究、兴趣,三类课程渐次开设,满足的是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学习的过程是充实的,学习的结果是惊艳的,在音乐、英语、戏剧诸多课程融合的背景下,英语音乐剧的呈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台下的家长眼中尽是惊喜、赞叹和满足。
这样让人会心一笑的镜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满溢童趣的画面纵有马良神笔仍难画尽画足,这样动人而温馨的故事一直在东方的校园上演。校园的花草、学生的笑声、教师的笑容……共同装点了最美的东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