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思维导图 优化作文教学
——记东方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组活动纪实(二)
撰稿人:秦雨雯
4月17日下午,东方小学《提高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以支架式教学为例》的作文教学课题组的青年教师,齐聚在蓝村校区五楼小剧场观摩倪蕾老师执教的一堂骨干挂牌课。
这是一堂关于绘本作文的指导课。《我家是动物园》这本绘本的角色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动物和家人,像猴子的我、像狮子的爸爸,像浣熊的妈妈、像长颈鹿的爷爷、像狐狸的奶奶、像兔子的妹妹、像猫头鹰的曾祖母,把人物特点刻画的惟妙惟肖,风趣的画面和文字引得孩子们都开怀大笑。读完绘本之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家是动物园?从而了解到这本绘本是把家庭成员的个性特征和外形上的特征与动物的某些特质之间的相似点挖掘出来,建立一种联系。
绘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图画,所以教师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通过学生交流祥太和猴子的共同点是“会爬树、爱吃香蕉、爱模仿人”完成第一部分的思维导图,这里主要是由倪老师带着孩子完成。接着,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自己读绘本,抓住人物和动物的特点,独立完成剩下的思维导图并思考:家人和这些动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倪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把要点出示在黑板上,以彩色的线条相连接,很快就构成了一幅漂亮完整的思维导图。最后,倪老师总结这本绘本用了非常有趣的形式写出了家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情感。并出示了自己写的范文,学生都受益匪浅,懂得自己在写作时,可以抓住特点之后再写一个事例,使文章变得更具体。


活动结束后,青年老师们也在微信群中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倪老师的这堂作文教学由一本绘本引入,抓住故事的情节,让孩子们由书中的物联想到身边的人,由书中的事联想到身边的事,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想象。不仅有口头表达训练,也有书面表达的训练,有泪点有笑点,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听后我也在思考如何将绘本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这个问题。进行绘本作文教学时,落脚点应在绘本阅读后的写作上,这是孩子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其中,情节的想象、故事的连贯、材料的取舍,都会成为教学的难点。绘本是引子,由绘本联系到自身,展开情节的想象,对于多数孩子来说,这可能不成问题,难就难在想象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合理性,难在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如何将画面文字进行延伸,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诉诸笔端,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也是我接下来需要学习和实践的地方。
——吴师
将绘本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尝试与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新颖独到的地方。绘本作文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对绘本进行观察,解读绘本中的图文。学生非常容易被绘本上丰富有趣的画面,简短易懂的语言所吸引,透过文字与画面,进入到一个新奇美妙的情境中,从开展开细致的观察。接着通过巧妙的写作指导设计,逐步深入,有层次、有梯度地让孩子进入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丰富故事细节。可以说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片既可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写作支架。同时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徐天域
绘本作为因其语言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在孩子学习语言表达上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绘本和作文的集合,以绘本的内容作为写作的素材,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有话可以说,最后再举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倪老师的这堂绘本思维导图课生动有趣。因为时间关系,最后的的事例如何写具体,没有详细展开,很是可惜,但倪老师的范文却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典范。
——陆婵丽
倪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形式新颖,把绘本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绘本的魅力不仅在于丰富多彩的图画,简单有趣的语言,更在于能够让孩子产生无穷的想象,而阅读完绘本以后的在创作就是孩子想象力的产物。教学过程中,倪老师采用了枝状式的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一个写作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每个家人和动物之间的共同点,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虽然学生可以用口头语言把家人的特点说清楚,但是如何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将要点连贯串通,使作文中的语言生动具体,还是我要思考的地方。
——秦雨雯
这堂课上完以后,课题组又利用中午的时间针对本课进行了一次研讨,倪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小朋友课后写的作文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整堂课绘本教学教学时间过多,应该把重点放在写作指导上。陆婵丽老师也跃跃欲试,想在一年级尝试这节《我家是动物园》绘本作文课的教学,于是大家就如何在低年级进行绘本作文教学展开了讨论,倪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由于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抓住年段的训练点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定位是说话课,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充分表达;注重句式训练,鼓励孩子把句子说完整、说规范;思维导图要给予他们模板再画。写作时可以选取其中一个人物写清楚,能力比较好的小朋友可以拓展延伸写好几个。在写作课之前老师可以先带着孩子阅读绘本,布置预习单让孩子进行观察、思考,再进行说话训练,老师再给予适当的评价。
陆婵丽老师吸取了课题组成员们的建议,精心设计教案,反复修改,在5月7日进行了试教,课题组成员们也一起参与了听课和评课,在听课过程中,各位成员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看法,积极讨论。


课题组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针对陆婵丽执教的本堂课进行了研讨。陆婵丽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由于没有提前出示句式,导致学生的表述不清晰、不规范。接着课题组各位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教学目标难度有点高;老师的引导可以多角度,拓宽学生的思路;布置的作业可以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选择,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最后倪老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顺序和环节还需要调整,说话课的特点没有突出,让学生说话时间给的太少;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晰、明确,介绍绘本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就可以。


倪老师还给课题组的成员们布置了一份作业:修改这份一年级说话课的教案,重新制定教学目标,要凸显说话课的特点,并且思考在这堂课中,思维导图可以如何使用。
陆婵丽老师还将在二年级再次尝试《我家是动物园》的写话指导课,期待着新的尝试。
精彩活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