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说明
《无土栽培》是人与自然版块中的一个子项目,这个项目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的优点;知道无土栽培的类型;通过讲解、种植、记录报告、图画等形式,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想象力、口头表达力;该项目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学生在这个大空间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发展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各种能力。希望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孩子的是更多的思考,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片绿洲。
单元内容
项目活动一 了解种植无土栽培
项目活动二 制作无土栽培宣传小报
学习目标
【基本目标】
1. 阅读有关无土栽培的材料,了解无土栽培类型和种植方法
2. 整理收集到的无土栽培的资料,制作宣传小报。
3. 增加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向往。
4. 根据所学知识种植一盆无土栽培的植物。
5. 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创想。
6. 知道保护植物环境的重要性,设计保护植物的宣传标语。
7. 体验与小伙伴交往的乐趣,能与伙伴一起交流和展示学校生活的收获。培养同伴间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8.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了解自我发展潜能。
【学科领域目标】
语文、思想品德、美术、数学、社会、劳动技术、信息技术
【多元智力目标】
言语-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
多元智力学习站
言语—语言智力 目标能力:记忆与回忆 l 阅读并理解所找到的有关资料,并能进行编辑 l 能对所介绍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解说 | 逻辑—数理智力 目标能力:发现关系和联系 l 有效制定计划书 l 掌握有关数据 l 有计划、有条理的开展活动 l 按自己所需选取资料 | 人际交往智力 目标能力:用语言和非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l 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l 与伙伴合作完成研究过程,并分享成功的快乐 |
美术—记录 目标能力:运用音乐 l 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 主题 人与自然 项目名称 无土栽培 | 自然观察者智力 目标能力:对无土栽培进行了解 l 了解无土栽培的优点 l 知道无土栽培的类型 |
视觉—空间智力 目标能力:图像表征 l 上网或查阅书籍,搜集与无土栽培有关的内容 l 欣赏相关的影视作品 | 自我内省智力 目标能力:意识到各种情感,并将它们表达出来 l 在活动过程中,能听取同伴的意见,不断加以完善 l 随时记录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进行自我评价 l 对自我的潜能有所发现与挖掘 | 身体—运动智力 目标能力:控制身体的自发动作 l 课堂作品表演 l 能够用肢体语言来丰富自己的作品 l 能够用肢体语言来与同伴沟通 |
课时及学习进度
周 次 | | 内 容 | 成果 |
第一周 | 项目一 了解、种植无土栽培 | ü 筹备阶段,分组,学习无土栽培的优点 | |
第二周 | ü 种植;指导学生撰写小组项目学习计划书 | |
第三周 | ü 学习无土栽培的类型 ü 交流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知道保护植物的必要性。 | 无土栽培一株植物 |
第四周 | 项目二 无土栽培小报制作 | ü 学习无土栽培的管理 ü 设计制作无土栽培小报。 | |
第五周 | ü 学习无土栽培的基质,完成成长记录表(三) ü 交流无土栽培小报内容。 | 宣传小报 |
第六周 | ü 适合无土栽培的植物,完成成长记录表(四) ü 复习有关无土栽培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竞赛题,开展知识竞赛。 | 知识竞赛题 |
第七周 | ü 活动回顾、整理资料、互相评价 |
|
评价方式
重视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活动中的情感、感受等,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贯穿于学习与生活之中,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
1、作品展示评价
主要针对每一个项目活动中学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星级评价。(具体见各项目活动中的作品展示评价表)
【项目一】作品评价
等级 内容 | 0 | ★ | ★★ | ★★★ |
种植植物 | 没有种植 | 没有发芽 | 发芽量较少 | 发芽量较多 |
【项目二】作品评价
等级 内容 | 0 | ★ | ★★ | ★★★ |
| | 没有 | | 能够基本体现无土栽培的分类。 | 内容丰富,能够完整地体无土栽培的分类,设计美观整洁。 |
文字说明 | 没有 | 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介绍。 | 能将图片中的内容介绍完整。 | 能完整,具体、生动地介绍图片内容,语言表达流畅,吸引人。 |
2、档案袋评价表
等级 内容 | 0 | ★ | ★★ | ★★★ |
收集资料 | 没有收集 | 有收集到很少的关于无土栽培的资料。 | 有收集到较多的关于无土栽培的资料。 | 有收集到的很多关于无土栽培的资料,图文并茂。 |
同伴交往 | 与同伴相处不好,不能进行合作。 | 能与组内个别人进行相互的交流,相处好。 | 能与组内大多数人相处融洽,能相互进行交流能互助。 | 在同伴中相处十分融洽,能协调好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做事有商有量。 |
3、评语评价
包括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社会(企业、社区、居委、警署等)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