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风民俗趣话

作者:课程处     发布时间:2017-9-1 点击数:16624

课程说明

《中华民风民俗趣话》是人与社会版块中的一个子项目。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这个项目的学习旨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哪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与此同时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文化

单元内容

项目活动一   走近传统  感受文明

项目活动二   熟悉风俗  领略经典

项目活动三   弘扬国萃  传承文化  

学习目标

【基本目标】

1. 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植下民族的根与魂,提高学生民俗素养

 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2. 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

 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4. 通过走进“中华民风民俗趣话”的探究课程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5. 认知、尊重、参与我国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文化,学做传承者。

6.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7. 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8.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9. 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科领域目标】

语文、品德与社会(含文化历史、社会学、民俗学等人文知识)、美术、数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

【多元智力目标】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自我内省智力

多元智力学习站、

视觉空间智力

目标能力:图像表征

欣赏相关的照片、图片资料

欣赏传统节日专题视频

逻辑数理智能

目标能力:发现关系和联系

有效制定计划书

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活动

掌握相关的统计数据

身体—运动智力

目标能力:控制身体的自发动作

能用肢体语言配合讲解

音乐节奏智力

目标能力:欣赏并运用音乐

能欣赏相关录像中的民族音乐

主题

人与社会

项目名称

中华民风民俗趣话

 

目标能力:了解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风民俗

收集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民风民俗的由来与沿革

言语—语言智力

目标能力:记忆与回忆

阅读并理解所找到的有关信息,并能进行筛选、组合灯编辑工作

能对所介绍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示范讲解

自我内省智力

目标能力:意识到民族自尊、自豪的情感,并将它们表达出来

深入了解自我的民族情结

在活动过程中,能听取同伴的意见,体验与小伙伴交往的乐趣

随时记录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进行自我评价

能激发自己对民族未来的憧憬

对自我的潜能有所发现与挖掘

人际交往智力

目标能力:用各种交往手段传递和交流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情感

 

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体验与小伙伴交往的乐趣,能与伙伴一起交流和展示习得的收获

课时及学习进度

周  次

内       容

成果

第一周

项目一

走近传统  感受文明

ü 大略了解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开斋节(肉孜节)、宰牲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假日的名称、农历日期、习俗来由(含忌讳的风俗)以及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

ü 教师以春节探究为模板引领研究进程。

ü 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传统节日,以及与此相关的故事,与小伙伴交流。

ü 了解自己喜爱的节日,分组落实信息查找的方法。

集体学习与小组交流资料积累

第二周

ü 以小组合作方式,汇集信息,在课上完成自制小报、ppt进行展示

ü 成果汇展与互助评价。

自制小报、ppt展示

第三周

项目二

熟悉风俗  领略经典

ü 交流自己与传统节日之间的故事。

ü 汇展收集来的传统节日信息(实物、照片、视频)。

ü 互助点评,奖掖激励,榜样引领。

现场影像,过程性资料积累。

第四周

ü 交流自己与传统节日之间的故事。

ü 汇展收集来的传统节日信息(实物、照片、视频)。

ü 互助点评,奖掖激励,榜样引领。

第五周

项目三

弘扬国萃  传承文化

ü 观看成果展和专题视频,认知、尊重、参与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文化,学做传承者。

现场影像,过程性成果积累。

第六周

ü 了解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情结,知道不同文化渗透的作用与影响。

ü 了解中国年、中国文化元素在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播中的精彩片段。

第七周

整理成果

评价收获

ü 布置展板。

ü 评选优秀作品和优秀学员。

ü 填写成长手册,完成互助评价。

资料归并,形成课程成果资料包。

评价方式

    重视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活动中的情感、感受等,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贯穿于学习与生活之中,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

1、作品展示评价

    主要针对每一个项目活动中学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星级评价。(具体见各项目活动中的作品展示评价表)

【项目一】作品评价

            等级

内容

0

★★

★★★

组建小组

分工安排

没有

有大致安排,但不清晰

有分工,任务基本明确。

分工明确,任务到位,能发挥个人所长。

语言交流

不流利

能用简单、流利的语言介绍

态度大方,声音响亮、语汇量丰富

态度大方,声音响亮、语言生动,具有感染力

专题介绍

没有介绍

介绍十分简单、短小

能介绍选题的研究意图

能完整、清晰地介绍整个设计的意图

模板学习

能看懂,但不会

能提炼,基本准确

能基本表现个人的特点

表达明确,能突出传统节日的特征,能清晰体现模板学习的要点与思路

自制最拿手的作品

没有

过于简单,比较粗糙

作品能体现个人特长与研究特色

作品富有特色和个性,引起同学们的感叹

项目二】作品评价

            等级

内容

0

★★

★★★

专题小报

素材安排

凌乱

要点明确,布局合理,干净整洁

能体现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

不仅体现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且布局美观,有个人特色,在同学中引起轰动,同学争相浏览

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主题不明确

文字说明基本准确,有主题

文字说明准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文字说明准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吸引人

2、档案袋评价表

等级

内容    

0

★★

★★★

分工协作书

没有分工协

作书

分工协作书内容简

分工协作书内容

具体

分工协作书内容具体并有进度表

信息筛选

没有收集

有收集到很少的关于本专题的信息资料

能收集到较多的关于本专题的信息资料

能收集到的很多关于本专题的信息资料,图文并茂,种类齐全(实物、照片、视频)

同伴交往

与同伴相处不好,不能进行合作

能与组内个别人进行相互的交流,相处好

能与组内大多数人相处融洽,能相互进行交流能互助

在同伴中相处十分融洽,能协调好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做事有商有量

3、评语评价

包括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社会(企业、社区、居委、警署等)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价。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1640;累计访问人数:2775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