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发表的700多万字的论文著作,形成了科学完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开辟了从艺术高度审视教学的一条道路。她语文教学的许多见解,被同行在论文中广泛引用,她课堂教学中精妙绝伦的教学艺术,被教师所借鉴。《于漪文集》,记录了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脚印,如实地说明了一名钟情于党的教育事业、钟情于语文教学的教师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春花的精神。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她一生的写照。
她在书中提到:“教师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和丰富的智力生活。教学中要有时代的活水,靠的是两把利刀:一要学而不厌,二要努力实践。” 以前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一桶水,但这种观点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因为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如何去发现活水的源头,在课堂上要有新鲜的气息。她是知识富有者,追求着很高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她带着一颗年轻的心,终日关注和思考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奉献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精神上无限的欢乐,这就是我们可以在她的《于漪文集》著述中读出的于漪的人生哲学。
学习是我们教学生涯中的一根支柱,重要的理论我们要反复学,才能让我们自己心明眼亮,但事实上我们由于理论上的模糊,导致了实际行动的麻木,做事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做了许多无用功。她说,“关于教学的经典,我们要用心好好学,才不会随风飘”。
读了这本书使我想到很多。教书要教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读进去.教师要下苦功,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对学生点拨。要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就要把所有的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课堂上一定要有拓展思维的天地。课堂教学中,有两个方面是必须重视,一个方面是要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语文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因此思维训练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第二个方面是一定要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留出空间让他想象。我认为一套好教材不仅能培养学生,还能培养教师。
身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我们的使命是教育人。我要向于漪老师学习,学习她一丝不苟的精神,在教育事业中尽自己所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