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工会之家 > 学习园地

死是那么蓝

作者:张激     发布时间:2008-11-5 点击数:2194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均有生有灭。死亡是任何生命都无法逃避的宿命。《天蓝色的彼岸》一书的作者,用单纯、清新、温暖的文字,呈送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死亡。所以,这本原本买给孩子看的书籍,轻易地吸引并打动了我。
      
主人公哈里以青涩少年的心情俯瞰生命,自己的和别人的生命。他看到生命的真相,只是一次又一次无可奈何的淡然。 终于还是会变得模糊,即使有再多的爱,再多的心有不甘,再多的痛挽。巨大的创伤,最终缩缩缩,缩成灵魂上一个褶皱,你看不到它,但它在那里,永远无法抚平。这是生命中一些必然的记得与遗忘。
     
你不在了,但生活仍在。 哈里开始懂得。

让我感触最深刻的一幕是——小主人公哈里的全班同学因为哈里的死而做了一整面墙的墙报来纪念和怀念他。不论是他生前与他要好的同学,还是他生前与他并不要好的同学,都在墙报上面写上了自己与哈里的故事之类的文章、图画来纪念因一辆卡车而去了那美丽的天国的同班的同学——哈里。

《天蓝色的彼岸》,它蕴藏和融合了人世间的真、善、美, 以一个寓言的形式告诉我们失去后才会明白的道理,所以在失去前必须要珍惜身边的东西

试想一下:如果某天,我们晚上一躺下,第二天早晨再也起不来了……谁也不敢担保某天是哪一天,谁也不愿意去想这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实际上,某天随时可能到来,而活着,并不是你我的权利。我们没有权利要求自己必须是活着的,但我们有权利审视自己是怎样地活着。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积极地正视它。我们每一个人终将到达天蓝色的彼岸,但是,如果我们在活着的时候能尽可能地少留遗憾,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情感、心声表达,那么,最后我们就可以安心地离开。

死是那么蓝。
      
知道这一点,对每个人的结局并无任何改变,但至少可以让我们更加恬淡地去爱去生活。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100060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当前在线人数:474;累计访问人数:2775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