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生命、注重和谐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根本价值就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是快乐、积极、充分的发展,就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的发展,就是既要全面,又重个性的发展。伴随着教育观、学生观的巨大转变,教师的价值观也在悄然转变,在以弘扬“尊重人的生命存在”为主旋律的当代,教师已经不是园丁(修枝剪叶,扼杀个性),不是春蚕(作茧自缚),不是蜡烛(牺牲自己,燃烧别人),那么,教师的价值是什么呢?教师在构建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其价值怎样体现呢?
在《教育的奇迹》里读到一则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一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根据调查,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掩卷而思: 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更重要的。对此,我深有同感。
一、让微笑滋养幼苗,使学生健康成长
20世纪教育家尼尔先生认为:“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让学生和谐地发展首先就要要让学生感觉愉悦,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的天堂。天堂里的孩子是自由的、快乐的,教师作为天堂的建构者就应该给学生以自由、快乐和爱。我们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表情等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东西,但是它却源于一种高尚的情怀,我们把它诠释为:爱、理解、宽容、期待……
以前,我以为,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就得威严点。否则,哪有时间应付学生的琐事。于是,我总想摆出威严的架势,使学生望而生畏。这样,老师成了警察,一声“老师来了”,教室里静悄悄的,望着一张张严肃的面孔,我心里暗暗高兴,纪律不错呀!
可是,慢慢地就有班干部向我打小报告:姜骂人了、马扔纸了、陈打架了……每当听到这些报告,我总有点出乎意外,把这些学生叫到身边,耐心地讲道理。他们并不反驳,还下了保证。可过几天,老毛病就又犯了。面对这种情况,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学生在我面前纪律好,离开我就管不住自己呢?可能是学生表面怕我,没从思想上产生守纪律的意识,没有良好的习惯,离开了老师又我行我素。体现主体教育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要充分地理解、尊重、信任他们。我明白了:做班主任的要创设师生间、生生间理解、尊重、信任、合作的良好气氛,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收到实效。
我应该改变态度,用微笑代替威严,真心实意地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这样自己的教育才会像清澈的泉水流进学生的心田。
这天,我带着微笑走进教室,主动先向学生们说:“同学们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老师好!”的声音。这声音比哪天都清脆动听,同学们脸上笑得那么灿烂,往日那板着的小面孔不见了。这时,我们的心情无限好。这堂课的气氛始终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师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发挥,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微笑的魅力多大啊!
从这时起,我总把微笑送给学生。一个微笑,使不爱发言的李北基站起来回答问题了,让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高了,给了学生主动管理班级的勇气……当然,爱前钻后跳的梁朝中又动起来了,但我知道后仍旧微笑着说:“如果把你这个活跃劲用到思考问题上,那该多好呀!”而面对无意中就骂人的蒋宇宙又张嘴时,我则微笑着说:“你在回答问题时声音这么洪亮才是最棒的。”渐渐地,班级的气氛和谐了。卓佳雯刚刚握起的拳头轻轻地放下了;杨诗芳刚要随手扔的纸转而扔到了垃圾箱;班干部也不用拿教鞭敲桌子管学生了。一个微笑,一句劝慰,就制止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课上、课下、站队、做操、上下楼,同学们都能自觉守纪律了。
微笑使班级同学改掉了坏毛病,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班风。看到这喜人的情景,我由心底里发出:微笑的魅力真大啊!
二、让温馨的话语鼓励幼苗,使学生愉快发展
每个班上总会有些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面对这些孩子,我从不批评他们,更不会责骂他们,而是通过不断的肯定与鼓励,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扬起自信的风帆,不断取得进步。班上有个女孩沈孝如,她的学习成绩从一年级开始就不好,也许是一直以来的自卑,也许是一直以来受到了过多的批评,她很内向,走起路来总是低着头,话也很少,说起来声音也总是那么小。看到这个孩子,我心底涌起的是对她的怜爱,我从不说她的成绩不好,下课了,我拉着她的手聊天,鼓励她上课举手发言,而课上一看见她举起的小手,我会毫不犹豫地马上让她起来回答,生怕我叫迟了就错过一个让她进步的机会;她测验拿了50多分,我告诉她我特别替她高兴,因为她进步了,不过我也特别替她可惜,因为很多题都因为粗心大意把该拿的分都丢了,告诉她老师相信她下次一定能克服这个毛病,拿到合格;我一次又一次地不断鼓励她,不断肯定她,也让全班同学一起为她加油,结果她就在这次考试中拿到了78分。而在我的带动下,班上的孩子也学会了以宽容、公正的眼光去看到自己的同学。我看到了孩子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从这件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待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身上的每一点进步。更不能用一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抑制学生的主体性。而应该及时发扬学生的闪光点。在他们出现良好行为,取得一定进步时,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这样,就能坚定学生做出正确行动的信念,维护积极向上的心理。
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应该说,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创造过程。所以,实现教师的根本价值,就是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那么,就让我们带着热情、带着信仰,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去实现自己高贵而丰富、深刻而久远的人生!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