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淡淡的粉色中,开着一扇小窗,小小的窗口站着一个年幼的女孩儿。翻开那异常恬静,和风味十足的封面,我走进了一个小女孩纯真美丽,充满感动的少儿时光。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所写。该书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本书由第一人称讲述了小女孩——豆豆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带有自传色彩的故事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和小豆豆初“见面”时,她可不是一个文静可爱,讨人喜欢的小女孩。有一次,她站在窗子旁边,就是为了等宣传艺人们表演。当宣传艺人们表演完毕后,别的孩子都回到了座位上,可她还是照样站在窗边。老师问她:“为什么还站在那里?”她回答说:“也许这些艺人们还会回来呢,也许还会有别的艺人过来。”她仍旧朝外面张望着。还有一次,她发现学校的书桌盖子和垃圾箱的盖子一样,不禁十分高兴,上课的时候把桌子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足足折腾了上百遍……
这就是小豆豆,是一个在东方传统学校里常常让老师无法忍受的LD孩子。通俗一点说,她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学习障碍”或者“小儿多动症”的孩子。在当代社会里,因为各种原因,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这些孩子往往不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因此缺乏自信与自尊。长大以后极有可能会成为社会边缘人。
而,书中的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拥有一个伟大的宽容的母亲。面对女儿被校方勒令退学如此大伤脸面的情,依然疼爱着她的女儿,丝毫没有责怪小豆豆,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后,默默地四处寻找适合自己女儿的学校。退学,这个事实是在小豆豆二十岁之后才轻描淡写地在聊天中提到的。换成现在的家长,多半会是:“怎么搞的?才一年级,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你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那么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第一天应该是从惴惴不安开始的吧,而不是可以一口气那么兴奋地说着几个小时的话。
的确,小豆豆是幸运的。慈祥的妈妈为她找到了一个教育的理想国——巴学院。这是一所可以令全世界所有的学校都汗颜的学校,无论用“奇迹”还是“童话”来赞誉它都不过分。而创办它的小林校长更是巴学园的灵魂。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了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这点点滴滴让人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
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那些班级中的“捣蛋鬼”、“麻烦精”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的异想天开,他们的顽皮淘气,正是我们时刻想要教育与纠正的问题。我们已经忘了,那原本就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的天真特质。我们对于他们总是摇头多于点头。这一次次的摇头对孩子们该有多大伤害。其实越是被框上“问题”的学生,越是期待着周边人的关注和认可,他们更期望得到师长朋友的尊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小林先生”作为目标,不断的去努力,去尝试、去理解、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爱孩子。
2008.4